
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赤峰市医保局重拳整治违规机构:431家医药机构退出医保协议,构建三级监管体系守护基金安全
时间:2025-06-05 11:45:47
近期,赤峰市医疗保障局在强化基金监管工作中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2025年5月21日发布的公告,全市共有431家定点医药机构主动申请解除医保协议,其中116家医疗机构因涉及虚假收费、过度医疗、挂床住院等典型违规行为被重点通报。这一数据相当于每4家退出机构中就有1家存在严重问题,如同为医保基金网络清除了近三成的"血栓堵塞",有效遏制了基金流失风险。
监管利剑出鞘:数据异常触发深度排查
此次大规模机构退出源于赤峰市医保局对2022年度至2023年2月基金运行异常数据的精准分析。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发现,部分医疗机构存在"三不合规"现象:一是检验项目与诊断结果不匹配的虚假收费,二是单次门诊人均费用超出行业均值50%的过度医疗,三是住院率同比激增却无对应病种增长的挂床住院。这些行为如同"医保资金漏斗",仅2023年前两个月就造成基金异常支出逾千万元。
多维度整治:从协议解除到长效防控
针对违规行为,赤峰市已构建三级监管体系。在机构管理层面,通过"协议解除+黑名单备案"双轨制,违规机构不仅被终止服务协议,其法人代表还将纳入信用惩戒系统,相当于给违规者戴上"电子镣铐"。在审核环节,采用"智能初审+人工复核"的基金支付模式,对一次性待遇支出实行"双人双锁"管理。更引入社会监督机制,2025年新聘任的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涵盖人大代表、会计师、医疗专家等多元群体,形成全天候监督网络。
标本兼治:检查结果互认减轻就医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化监管的同时,赤峰市同步推进惠民举措。市卫生健康委重点督导市医院等三甲机构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收费。例如CT、核磁等大型设备检查结果在22家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一单通行",预计每年为患者节省费用约1200万元。这种"堵后门+开前门"的治理思路,既守护了基金安全,又改善了就医体验。
全民共治:举报奖励与数据透明双驱动
当前建立的"双公示"制度要求所有处罚决定在7个工作日内同步推送至信用中国平台。市民通过"赤峰医保"微信公众号即可查询机构合规情况,举报违规行为最高可获10万元奖励。这种设计如同给每位参保人配发"基金探测仪",2025年前五个月已收到有效线索237条,据此追回基金损失586万元。
从数据监测到社会监督,从刚性处罚到柔性引导,赤峰市正在构建医保基金监管的立体防线。下一步将重点推进DRG付费改革,通过病种打包付费方式从源头遏制过度医疗,预计2026年实现二级以上医院全覆盖。这场基金保卫战既需要监管部门的持续发力,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才能真正让"救命钱"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