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犬颈总动脉节段性阻断后内膜增生的研究
目的探讨节段性动脉阻断对阻断段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将16条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4组,解剖出右侧颈总动脉以微型动脉夹在距环状软骨各2.0cm的近、远端阻断颈总动脉0、15、30和60min,术后4周取标本进行切片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阻断15min组动脉内膜未见明显增生,阻断30min和60min组阻断段动脉见新生内膜形成,且后者内膜增生程度较前者严重,前者新生内膜中细胞成分多而后者以细胞间质......
作者:景在平;曲乐丰;曹贵松;仲剑平 刊期: 2000- 03
-
用侧胸皮瓣修复手指撕脱伤的研究
我们在对侧胸皮瓣的解剖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修复严重手指撕脱伤62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堂宏;龚维明;高长虹;王源瑞;杜吾令 刊期: 2000- 03
-
我国外科细胞分子生物学面临的问题
90年代,外科细胞分子生物学(molecularcellbiologyinsurgery,MCBS)概念的提出及其争论的结果,是外科学研究日益步入MCBS领域,MCBS涵盖着越来越多的外科学范畴,它在越来越接近外科学临床实践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入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作者:龚建平;吴在德;裘法祖 刊期: 2000- 03
-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
目的探讨以旋股内侧血管深支大转子骨瓣移位术治疗中、青年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远期疗效.方法系统随访37例,平均随访时间6年.结果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位术治疗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已出现缺血性坏死者的远期效果较理想.术后总有效率100.0%,效果满意率94.6%.结论带旋股内侧血管深支大转子骨瓣移位术可作为治疗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术式.......
作者:柯冰;蒋林;喻承庭;曾宪林 刊期: 2000- 03
-
一种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脂多糖的新方法
目的介绍一种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脂多糖(LPS)的新方法.方法用三乙胺将4mgLPS双链离解为单链结构后,再用FITC标记LPS,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标记率,并与旧式FITC标记LPS的方法进行比较.同时测定标记后FITC-LPS的生物活性、刺激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能力及与单核细胞膜的结合能力.结果新方法FITC标记LPS的标记率为1molLPS中FITC占0.9......
作者:龚建平;韩本立 刊期: 2000- 03
-
不同缺血方式对肾脏组织ATP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缺血方式对大鼠肾脏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持续缺血组(B组);间断缺血组(C组);缺血预处理组(D组).利用生物化学发光法测量不同缺血-再灌注处理后大鼠肾组织ATP水平的变化.结果各缺血组大鼠肾脏在缺血终末期时ATP水平明显下降,仅为正常对照组的10%左右.再灌注30min后,C组肾组织ATP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的60%左右,而B组、D......
作者:郁正亚;吴元德;管珩 刊期: 2000- 03
-
Fas配体基因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Fas配体(fasligand,FasL)基因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FasLmRNA及蛋白在51例肾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51例肿瘤中32例FasL基因阳性表达.其中Ⅰ、Ⅱ、Ⅲ级肿瘤中Fas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63.6%、88.2%;Ⅰ、Ⅱ、Ⅲ-Ⅳ期肿瘤中Fas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6%、76.2%......
作者:魏金星;武玉东;刘会凡;马腾骧;赵玉千;吴长利 刊期: 2000- 03
-
p16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基因疗法治疗小鼠肾癌的研究
目的探讨瘤体内直接注射途径的p16抑癌基因疗法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疗法联合应用对小鼠肾癌(renca)的治疗效果及其免疫学机理.方法建立皮下荷瘤肾癌小鼠模型,于接种肿瘤细胞3d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检测每组小鼠的免疫功能,观察每组小鼠的存活期,并行肿瘤病理学分析.结果Adp16+AdGM-CSF联合治疗组小鼠有2只长期存活(存活时间>90d),......
作者:王林辉;孙颖浩;钱松溪;闵志廉;弭静;鞠佃文;曹雪涛 刊期: 2000- 03
-
肾细胞癌中微血管密度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微血管形成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1例肾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第Ⅷ因子抗原进行染色,并计数肿瘤的微血管;应用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法检测肾癌组织细胞凋亡状态.结果肾细胞癌微血管密度在Ⅰ、Ⅱ、Ⅲ级肿瘤中分别为49.3±25.3、54.0±28.8、94.9±38.7;在Ⅰ、Ⅱ、Ⅲ-Ⅳ期肿瘤中分别为45.2±21.2、68.5±32.6、99.5±43.7,......
作者:武玉东;董秀哲;魏金星;高建光;吴长利 刊期: 2000- 03
动态资讯
- 1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卷曲螺旋结构域67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 乳腺癌新指标的筛选及其临床价值验证
- 3 前列腺癌的基础研究进展
- 4 短链脱氢还原酶16C成员5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5 Scopadulciol对胸腺激酶依赖的丙氧鸟苷阻断膀胱癌进展的增效作用
- 6 pEGFP-N1-hPer2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
- 7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8 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9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对骨细粒棘球蚴的杀灭作用
- 10 肾细胞癌中Livin的表达及其意义
- 11 纳米磁小体药囊靶向治疗肝癌及bcl-2、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
- 12 硫化氢参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痛觉高敏
- 13 大肠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4 乳腺癌异黏蛋白的表达对紫杉醇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 15 肾移植受者感染人类细小病毒B19后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
- 16 一株人源Ming氏膨胀型胃癌细胞株的建立
- 17 依托孕烯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18 pcDNA3.0/hTH和 pcDNA3.1/hGDNF共转染SH-SY5Y细胞的克隆筛选和鉴定
- 19 胚胎干细胞滋养层的制备
- 20 γ射线消毒对不同保存方法牛颈静脉管道机械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