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胸苷磷酸化酶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目的观察胸苷磷酸化酶(TP)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表达以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探讨TP对肿瘤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1例消化道恶性肿瘤组织和对应的77例邻近正常组织的TP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比较不同肿瘤间及肿瘤与正常组织TP表达差异,分析肿瘤组织TP表达与MVD值的关系.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胃癌、大肠癌TP表达对预后的意义.结果TP在胃癌、大肠癌、肝癌及......
作者:卢晓明;牛彦锋;王国斌;蔡开琳;杨鹏;舒晓刚 刊期: 2005- 12
-
LNCaP-flu细胞耐受氟他胺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可耐受氟他胺的LNCaP细胞亚株-LNCaP-flu耐受氟他胺的机制.方法抽提正常LNCaP细胞和LNCaP-flu细胞中的mRNA,琼脂糖凝胶电泳证明A260/A280>2.0,SuperscriptⅡ逆转录酶行逆转录,加入Cy5和Cy3,制备cDNA探针,使用16184点位cDNA基因芯片观察两者细胞雄激素受体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情况.并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结果Triz......
作者:邵晨;汪涌;师长宏;张运涛;袁建林;刘凡 刊期: 2005- 12
-
免疫隔离技术在异种肝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囊化猪肝细胞腹腔内移植对药物性肝衰大鼠的治疗作用,观察移植大鼠存活率、肝功能的变化.方法以海藻酸钠体外包裹经胶原酶灌注法分离的乳猪肝细胞,以SD大鼠为受体,D-氨基半乳糖腹腔内注射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48h后将微囊化的猪肝细胞移植于大鼠腹腔内,观察移植大鼠存活率、绘制生存曲线,并测定肝功能的变化.结果腹腔内肝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大鼠肝功能,转氨酶及胆红素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作者:刘菲;刘雁冰;熊伍军;钟岚;赵中辛 刊期: 2005- 12
-
p14ARF蛋白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人肝细胞癌中p14ARF蛋白的表达缺失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菌素-生物素(SP)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印记反应(Westernblot)对45例肝细胞癌组织、39例癌旁组织及37例非肿瘤肝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p14ARF蛋白在肝癌肿瘤组织中表达缺失率为84.4%(38/45),p14ARF蛋白Ⅰ级-Ⅱ级(高分化)病例p14ARF蛋白缺失率为44.4%,Ⅲ级-Ⅳ级(低分化......
作者:包仕廷;王三明;林木生;缪辉来 刊期: 2005- 12
-
大鼠膀胱低位控制中枢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从形态学上研究膀胱交感中枢和副交感中枢之问的联系.方法通过神经追踪的方法,在SD大鼠的腹下神经和盆节给予银光金(FG),确定膀胱的交感和副交感低位控制中枢的部位,于膀胱交感控制中枢及骶副交感核(SPN)分别给予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结合麦芽凝集素的辣根过氧化物酶(WGA-HRP),分别在腰6至骶1(L6-S1)和腰1至腰2(L1-L2)节段检测逆行标记细胞和顺行标记末梢,并且通过免疫组织化......
作者:吴新红;肖传国 刊期: 2005- 12
-
p14ARF基因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p14ARF基因导入人胰腺癌PC-3细胞株后,细胞侵袭力的变化.方法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外源性p14ARF基因导入人胰腺癌PC-3细胞株后,用细胞穿透Matrigel胶法比较转染前后细胞侵袭力的改变,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与侵袭转移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结果转染p14ARF基因后的PC-3细胞穿过Matrigel胶的能力减弱,48h后平均穿......
作者:张妞;倪泉兴;张群华;金忱;李正东;甘军 刊期: 2005- 12
-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在脑积水大鼠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的含量变化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一氧化氮(NO)在实验性大鼠脑积水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实验组SD大鼠36只,随机平分为3个组,用显微外科技术向枕大池内注入25%白陶土混悬液,分别在第2、3、4周后行核磁共振检测,鉴定脑积水形成情况,之后24h内取脑脊液和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脑组织不同部位iNOS表达情况,硝酸还原酶法测脑脊液中NO含量.对照组12只大鼠于枕大池内注入生理盐水,用同......
作者:赵时雨;袁先厚;江普查;吴光耀;文志华 刊期: 2005- 12
-
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两种不同钉道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疗效.方法在8例新鲜尸体标本依次轮流测试正常、Ⅱ型齿状突骨折行AO进钉点与改良进钉点两种后路钉道螺钉固定术模型三维运动范围,并在16例寰枢椎不稳定患者,采用枢椎下关节突下缘正中点为进钉点的方法行经关节螺钉固定及自体颗粒样松质骨植骨术.结果两种入钉方法均能明显减少寰枢关节的各向运动角度(P<0.01),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作者:陈庄洪;黄继锋;蔡贤华;余伦红;刘曦明;徐峰;王华松 刊期: 2005- 12
-
核因子-κB的活化与肿瘤坏死因子-αmRNA的表达在门静脉高压症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脾脏动、静脉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在门静脉高压症(PHT)性血管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方法检测肝硬化PHT患者脾脏动、静脉和正常血管NF-κB的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NF-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内脾脏动、静脉组织TNF-αmRNA分别为(0.24±0.......
作者:孙政;杨镇;徐鋆耀 刊期: 2005- 12
-
维拉帕米对脑膜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对脑膜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维拉帕米作用于培养的脑膜瘤细胞,MTT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建立裸鼠皮下脑膜瘤模型,观察服用维拉帕米后肿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皮下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维拉帕米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脑膜瘤细胞增殖,浓度为1μmol/L时即有抑制效应,抑制率为16.82%,100μmol/L时抑制作用明显,为52.95%.服药组皮......
作者:张洪涛;王和平;陈坚;雷霆;薛德麟 刊期: 2005- 12
动态资讯
- 1 右美托咪定喷鼻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镇静镇痛及术后躁动的影响
- 2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与E-钙黏附素表达的关系
- 3 人胃癌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
- 4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转染对人胆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 5 Kiss-1基因下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抑制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转移能力
- 6 结直肠癌患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 7 LIM结构域蛋白2基因在基质-上皮细胞微环境中对前列腺上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8 兔肝VX2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碘油沉积及血管变化的研究
- 9 仿生型人工小血管支架的构建与体外力学研究
- 10 手术治疗青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生存相关因素分析
- 11 水飞蓟素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2 含血Plegisol液微流量持续灌注的心肌保护作用
- 13 再生途径干预对大鼠扩大肝切除术后生存的影响
- 14 p21-激活激酶1诱导结直肠癌转移机制的研究
- 15 大鼠脑内不同部位海人酸点燃模型的比较
- 16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分化的研究
- 17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在脑积水大鼠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的含量变化
- 18 靶向磷酸激酶型调节亚基Iα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 19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 双特异性单链抗体介导的CIK细胞对结肠癌的体内杀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