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年第11期文章
  • 磁控靶向RNA干扰抑制结直肠癌中Myc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磁性纳米微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基因转染大肠癌Lovo细胞后对Myc基因的转录及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自行制备的葡聚糖磁性纳米微粒(DCIONP)为载体,载附含有Myc基因潜在特异性干扰序列的质粒DNA(pGenesil-1-X1、pGenesil-1-X2)、含对照引物的pGen-esil-1-HK,以及裸质粒pGenesil-1.并以单纯DCIONP、不加药组作为对照组,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

    作者:陶凯雄;夏泽锋;王国斌;肖勇;张波;田源;张景辉;陈道达 刊期: 2006- 11

  • 胆红素钙结石形成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胆红素钙结石形成的机制.方法采集胆红素钙结石患者术后1~8d的胆汁进行成石实验和成分分析;将不成石胆汁作细菌培养后进行相应的实验,观察体内形成的成石胆汁与体外细菌培养方法制备的成石胆汁的成石过程和成分变化.结果由不成石胆汁变为成石胆汁的主要变化是牛磺酸、甘氨酸结合的胆汁酸,变为去氧胆酸(DCA)和胆酸(CA)及少量石胆酸(LCA),以及牛磺胆酸消失;卵磷脂向脂肪酸转化;且电导率升高等系列改......

    作者:蔡红娇;裘法祖 刊期: 2006- 11

  • 人主动脉中膜分层方法的建立及其层间剪应力分析

    目的在初步建立主动脉中膜分层方法的基础上,对其层间剪应力(ISS)进行分析.方法取人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近段和降主动脉远段标本,分为腹侧和背侧两部分,在立体显微镜下,将主动脉组织大体均匀分层,并测定相邻两层间的周向和纵向层间剪应力.结果主动脉壁至少可分为4层.同一层间剪应力在不同部位相比较:降主动脉近段中间两层间的剪应力显著低于升主动脉(P<0.05),内侧和外侧各层间剪应力在各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秦永林;景在平;梅志军;张素贞;包俊敏;冯翔 刊期: 2006- 11

  • 腺病毒介导p53基因联合肿瘤坏死因子对H22腹水瘤的协同作用

    目的评价p53腺病毒注射液(AD-p53)与肿瘤坏死因子(TNF)联合腹腔给药对H22腹水瘤模型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建立H22腹水瘤的昆明小鼠模型,48h后以AD-p53、TNF、生理盐水等腹腔注射,治疗周期为1周,治疗后测量腹围、体重,计量腹水,计数瘤细胞数,以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瘤细胞凋亡、死亡比例及细胞周期.结果AD-p53腹腔给药1周,出现瘤细胞G0/G1期阻滞;其和TNF联用后,未生成腹水的......

    作者:黄灵;戚晓东;张开通;杨之斌;姜乃佳 刊期: 2006- 11

  • 梗阻性黄疸大鼠小肠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及意义

    目的以肠系膜为微循环观测窗,探讨梗阻性黄疸(简称梗黄)对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和梗黄组,每组分1、3、7d三个观测时相.将大鼠腹腔内一段回肠袢肠系膜平铺于恒温灌流盒作为微循环观察窗,用微循环显微镜及视频图像分析系统观测肠系膜微循环的动态变化并记录结果.结果梗黄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从微血管形态、微血管流态及微血管周围状态三个方面均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与微静脉扩......

    作者:陈进军;李勇;张庆富;范立侨;赵群;秦琦瑜;陈虎;王车江;何英辉;邝刚 刊期: 2006- 11

  • 结直肠癌Dukes B、C、D期患者血清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建立用于诊断结直肠癌患者Dukes分期的分类树模型.方法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32例DukesB期、24例DukesC期和26例DukesD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用BioMakerPattern软件在学习模式下建立用于判断结直肠癌患者Dukes分期的分类树模型,并用该模型在双盲模式下对随机选取的30例结直肠癌血清标本(DukesB、C、D期......

    作者:张剑锋;高春芳;郑国宝;王秀丽;李冬晖;陈建平 刊期: 2006- 11

  • 基于快速成型的立体编织仿生大段人工骨的成骨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立体编织仿生大段人工骨的成骨性能、修复效果及可能的修复机制.方法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设计人工骨的微结构,用三维立体编织技术将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编织成人工骨微结构支架的负型,在缝线上涂敷Ⅰ型胶原蛋白控制人工骨的孔道尺寸,在编织物内充填复合rh-BMP2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将其移植到家犬桡骨25mm完全骨膜-骨缺损区,第4、8、16和24周进行观察,研究骨缺损的......

    作者:许宋锋;王臻;李涤尘;连芩;胡学峰;张涛;王林 刊期: 2006- 11

  • 多聚酶链反应寡聚核苷酸探针反向杂交在HLAⅠ类抗原分型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多聚酶链反应寡聚核苷酸探针(PCR-SSOP)技术与血清学方法对HLAⅠ类抗原A、B分型的准确性及分型精度.方法选取25例曾行血清学HLA-A、B分型的肾移植受者血标本行PCR-SSOP反向杂交法HLA-A、B分型.结果25例PCR-SSOP法HLA-A抗原分型均成功,检出A位点等位基因总数46个,单一位点4例,杂合子21例;检出B位点等位基因总数47个,单一位点3例,杂合子22例.血清学......

    作者:邓素雄;马毅;李军;陈立中;傅茜;费继光;郑克立 刊期: 2006- 11

  • 肺癌抗原负载的树突细胞体外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杀瘤作用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肺癌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取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体外诱导和培养DC,分别以肺癌细胞总RNA转染DC(转染组)、肺癌细胞融合DC(融合组)和肺癌细胞冻融抗原负载DC(冻融组),以未负载抗原的DC(未负载组)和T细胞组作为对照,比较各组(每组n=6)DC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肺癌细胞A549的杀伤率(%).结果转染组、融合组、冻融组、未负载组......

    作者:陈炬;华平;张强;彭江洲;黎亮;杨艳旗 刊期: 2006- 11

  • 共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大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目的探讨CD28单克隆抗体与CD80共刺激活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在体外对大肠癌细胞株HT-29杀伤强度及杀伤作用机制,为大肠癌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获得PBLs;共刺激;检测活化细胞的体外淋巴细胞毒作用,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效应细胞杀伤的大肠癌细胞超微结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共刺激PBLs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较强,达到(69.35±1.17)%.电镜结果显示,......

    作者:邓琰;李开宗;窦科峰;任朝霞;邓明福 刊期: 2006- 1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