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刺五加叶皂甙对肝癌癌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刺五加叶皂甙(ASS)抑制宿主肝癌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给BABL/c小鼠腹腔内注射HepG2肝癌细胞,10d后给予ASS腹腔注射,8周后处死小鼠,取瘤称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SS对移植肝癌组织nm23-H1和p53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抑瘤率,观察ASS对肝癌细胞在小鼠腹腔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当ASS剂量为0.25、1.00mg/kg体重时,抑瘤率分别为45.43%和72.......
作者:叶炯贤;叶红军;杜意平;王陆黎 刊期: 2000- 05
-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新的肝癌相关基因的研究
目的研究和克隆新的肝癌相关基因,探讨肝癌发生的分子学基础.方法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DD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序等方法,分析2对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基因表达差异情况,并用Nor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分析所获得的基因片段在12对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使用5条上游引物、4条下游引物,从2对肝癌和癌旁组织中获得6个新的肝癌组织高表达基因片段STW-1、STW-2、STW-3、......
作者:王征旭;曾锦章;洪毅;吴孟超;王红阳 刊期: 2000- 05
-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mdr1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mdr1产物P-糖蛋白(Pg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PH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HC的多药耐药机制.方法应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观察24例未化疗、36例化疗后PHC及其癌旁组织Pgp的表达,20例门脉性肝硬化、20例正常肝组织的Pgp表达.结果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前、后的PHC与非癌肝组织Pgp的表达为66.67%、80.56......
作者:刘松;黄建富;殷凤峙 刊期: 2000- 05
-
原发性肝癌尿激酶和尿激酶受体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肝癌尿激酶和尿激酶受体的表达,探讨肝癌侵袭和转移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配基结合试验分析12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尿激酶和尿激酶受体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尿激酶水平为(777±586)pmol/g蛋白,细胞表面尿激酶受体数量为(649±223)pmol/g蛋白,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84±57)pmol/g蛋白和(72±30)pmol/g蛋白,P<0.01];肝癌......
作者:闵军;陈孝平;陈积圣;吴在德;裘法祖 刊期: 2000- 05
-
ptsA58H质粒体外转染人胚肌腱细胞生长特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电穿孔法将ptsA58H质粒体外转染人胚肌腱细胞(HETC)的条件,转化人胚肌腱细胞(THETC)体外培养的生长特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ETC,电穿孔法导入ptsA58H质粒,并经潮霉素B筛选,获得阳性克隆,扩增后建立THETC系.体外传代培养、冻存、复苏THETC,并分别绘制HETC和THETC在不同培养条件的生长曲线.结果通过潮霉素B0~1000mg/L终浓度梯度的培养,选择200mg......
作者:解慧琪;项舟;杨志明 刊期: 2000- 05
-
淫羊藿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淫羊藿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以出生2d的Wistar大鼠长骨为来源,培养已成熟生长的破骨细胞;以出生7~9周的雄性Wistar大鼠骨髓为来源,在1,25-(OH)2VitD3作用下,培养由骨髓诱导而产生的破骨细胞.两种细胞培养过程中均分别加入200μg/L的淫羊藿提取物.结果皮质骨内层可培养出多核、体积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淫羊藿提取物对皮质骨......
作者:郑洪军;吕振华;胡有谷;齐宗华;黄公怡 刊期: 2000- 05
-
前列腺癌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雌激素受体(ER)的失活与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亚硫酸氢盐基因组测序法研究前列腺癌细胞系和显微解剖的前列腺癌标本的ER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前列腺癌细胞系ER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率为6/6,且ERmRNA均不表达.将这些细胞用去甲基剂5-氮-2-脱氧胞苷处理可以恢复所有ER阴性细胞系的ERmRNA的表达.80%(8/10)的低分级前列腺癌(Ⅰ、Ⅱ级)和95%(20/21)......
作者:张旭;李龙承;欧阳金芝;陈忠;杨为民;叶章群;章咏裳 刊期: 2000- 05
-
bcl-2、Bax和c-myc基因在前列腺增生症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各区细胞bcl-2、Bax和c-myc基因表达在BPH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33例病人的88份标本采用免疫流式细胞光度术分区检测上述3种基因的标记率和表达量.结果bcl-2基因在周边区(PZ)、移行区(TZ)和中央区(CZ)的标记率分别为17.50%、25.40%、17.70%;TZ明显高于PZ和CZ(P<0.01),PZ和CZ的标记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
作者:蔡文清;秦同文;黎玮;张勇;王东彬 刊期: 2000- 05
-
E-钙粘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该基因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关系
目的探讨E-钙粘素(E-cad)基因及其启动子上CpG位点甲基化与前列腺癌细胞E-cad基因失活的关系.方法通过显微解剖技术收集35例前列腺癌组织细胞标本,并按病理分级分为低级别组(Ⅰ~Ⅱ)15例和高级别组(Ⅲ~Ⅴ)20例,采用硫酸氢钠基因组测序法检测E-cad基因甲基化状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细胞内E-cad蛋白表达,分析E-cad基因甲基化与其表达、肿瘤病理分级间的关系.结果低级别的前......
作者:李龙承;张旭;陈忠;欧阳金芝;杜广辉;杨为民;叶章群 刊期: 2000- 05
动态资讯
- 1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对比
- 2 胰腺癌基础研究现状和展望
- 3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4 微应力下家兔颈椎间盘突出模型的建立
- 5 胆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囊壁胆囊收缩素受体mRNA表达的关系
- 6 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在预防小儿肱骨远端骨折术后感染中的应用
- 7 核因子-кB/p65反义寡核苷酸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 8 非甾体类抗炎药NS398诱导肾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 9 氨肽酶N在兔肝脏的表达及胆汁中活性的研究
- 10 脂质体介导的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在人膀胱癌EJ细胞中的转染率及稳定性
- 11 木犀草素对小鼠结肠炎的作用
- 12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在胆囊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 13 淋巴生成因子C和淋巴生成因子D在颅内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 14 Bmi-1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15 远端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中微小RNA-146a的表达变化
- 16 学科交叉与医学创新
- 17 慢病毒介导MAT2A及2B双重小干扰RNA对肝癌的抑制作用
- 18 胃肠道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 19 冷冻消融治疗兔VX2肾癌的疗效
- 20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单侧隐睾对侧睾丸损害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