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胰腺癌新生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形态半定量方法对胰腺癌标本中的微血管密度(MVD)标记后定量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强度进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我院1980~1997年术前未经抗肿瘤治疗的胰腺癌切除标本31例,常规石蜡包埋,4μm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按分化程度病理分型,TNM分期。胰腺癌旁组织15例,正常胰腺组织7例作为对照。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
作者:高福智;赵文革;郑泽霖;盖宝东;朱立元 刊期: 2001- 02
-
药物干预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我们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免疫抑制剂甲基泼尼松龙(MP)和非选择性腺苷受体激动剂2-CAdo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81只,体重200~250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18只),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21只),MP治疗组(C组,21只)及2-CAdo治疗组(D组,21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
作者:张晓琴;徐艳;赵发国 刊期: 2001- 02
-
细胞周期及生长调控因子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了解肝癌中细胞周期及生长调控因子的表达概况,探寻其在肝癌与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HT5”H〗方法 以24例肝癌及癌旁正常肝组织的总RNA反转录合成含有α-32PdATP的cDNA为探针,与Atlas微阵列表达分析膜进行差异杂交,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印迹法(Northern)杂交验证。结果 在所分析的588种已知基因中,与细胞周期及生长调控相关的基因共有79......
作者:刘连新;姜洪池;朱安龙;王秀琴;周津;吴** 刊期: 2001- 02
-
FasL逆转录病毒转移体系的建立及其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Fas/FasL系统的生物学功能,探讨转FasL基因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HT5”SS〗将大鼠FasL全长cDNA亚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获得FasL正向单拷贝插入子pLXSN/FasL+,经PA317包装细胞包装,获得G418抗性克隆,命名为PA317/pLXSN-FasL+细胞。结果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证实PA317/pLXSN-FasL+细胞有外源性FasL基因整合;检......
作者:孙倍成;王学浩;钱建民;张峰;李相成;许志祥;张学光 刊期: 2001- 02
-
核糖体蛋白L26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肝癌中的表达
目的 克隆和分析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方法 应用差异显示技术获得24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表达差异的目标基因片段,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并在基因数据库中检索进行同源性比较,应用印迹法(Northern)杂交技术研究其正常组织分布和肝癌中表达的变化。结果 肝癌组织中获得一目标基因片段经测序证明其来源于一已知基因核糖体蛋白L26(RPL26),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
作者:曾锦章;洪毅;王红阳;王征旭;陈正军;吴孟超 刊期: 2001- 02
-
nm23-H1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细胞DNA含量的关系
目的 探讨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癌细胞增殖及DNA含量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6例肝癌组织标本中nm23-H1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癌细胞DNA含量,分析与肝癌病理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nm23-H1表达阳性率无包膜组肝癌(29.6%)比包膜完整(64.3%)和包膜突破组肝癌(66.7%)明显减低(P<0.05......
作者:赵新;丛文铭;谭璐;吴孟超 刊期: 2001- 02
-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上调肝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胚胎启动子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对肝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探讨HBx基因影响肝癌恶性表型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QGY7701肝癌细胞株和转HBx基因肝癌细胞株QGY/HBx的IGF-Ⅱ成年启动子P1与胚胎启动子P3、P4的活性。结果 与QGY7701细胞相比,QGY/HBx细胞IGF-Ⅱ基因P1启动子活性无明......
作者:闵军;陈亚进;张磊;徐国权;王金林;陈积圣 刊期: 2001- 02
-
裸鼠人肝癌原位移植多药耐药模型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的探讨
目的 在体内建立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多药耐药模型,并研究其耐药机理。方法采用人肝癌(BEL-7402)裸小鼠(4~6周龄)原位移植,给予阿霉素(1.5mg/kg体重,每周1次)腹腔注射诱导耐药(共8周),经四唑蓝(MTT)快速比色法检测原代培养的耐药细胞对抗癌药的敏感性,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表面mdr1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并用罗丹明试验观察该蛋白功能。结果 移植瘤组织形态及生物......
作者:熊茂明;区庆嘉;王捷;陈双 刊期: 2001- 02
-
变性凝胶电泳和自动DNA序列分析检测结直肠肝转移癌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 了解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自动DNA序列分析方法检测肿瘤基因变异及p53基因、p53蛋白在大肠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以DGGE及自动DNA序列分析法检测41例大肠癌原发病灶和肝转移灶p53外显子5~11的基因突变。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 41例中24例有p53基因突变(62%),其中6例仅在肝转移灶发现p53基因突变,其余均为原发灶、转移灶有一致性的......
作者:杨洋;李黎波;闻炳基;袁玮 刊期: 2001- 02
-
GPC3 mRNA在甲胎蛋白阴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GPC3基因在甲胎蛋白阴性肝癌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印迹法(Northern)杂交检测48例肝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内GPC3mRNA表达的变化,其中肝细胞癌4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4例、大肠癌肝转移2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并结合各组织标本的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41例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中,有30例肝癌组织可测出GPC3mRNA的表达(73.17%),而癌旁组织中均......
作者:丁光辉;王红阳;陈汉;吴孟超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损害及肠道细菌移位
- 2 细胞角蛋白在皮肤中的表达
- 3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作用
- 4 克罗恩病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基因的关系
- 5 瓣膜成形环临床前动物实验病理评价方法
- 6 人宫颈癌基因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 7 人类腹主动脉瘤三维模型的有限元应力分析
- 8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9 肿瘤抑制基因N-myc下游调节基因2调节结肠癌细胞糖代谢
- 10 甘露糖敏感性绿脓杆菌制剂抑制肝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
- 11 聚乙烯磨损颗粒的大小对人工关节松动的影响
- 12 肝细胞癌转移相关分子诊断模型的构建
- 13 细胞外基质对人毛乳头细胞特性的影响
- 14 5-氟尿嘧啶不同容量腹腔化疗的药代动力学及活性炭应用对其的影响
- 15 大鼠液压冲击伤性脑水肿AQP4表达及其与脑水肿关系
- 16 Transgelin-2促进结肠癌细胞迁移侵袭的机制
- 17 可诱导性共刺激分子单抗联合细胞毒T淋巴细胞4Ig在大鼠胰腺移植中的作用
- 18 小肠黏膜下基质用于胆管重建的研究
- 19 糖皮质激素对伽玛刀术后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 20 同种异体胰岛及胰腺干细胞来源的胰岛样结构序贯移植治疗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