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癌组织中蛋白酶ICH-1的表达及与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蛋白酶ICH-1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发生中的作用及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肝癌和癌旁组织中蛋白酶ICH-1(ICH-1L和ICH-1S)、HBsAg及HCV非结构区5抗原(NS5抗原)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40例肝癌中15例ICH-1L阳性,阳性率为37.5%,21例ICH-1S阳性,阳性率为52.5%.癌细......
作者:鲍世韵;郭琳琅;米涌 刊期: 2002- 06
-
有活性人类同种动脉瓣的制备及应用
目的制备有活性的同种动脉瓣,为临床心外科提供手术修补材料.方法取健康脑外伤死亡3h内人类心脏,制备成有活性的同种动脉瓣,加入灭菌液,在37℃恒温灭菌24h,加入冷冻保护液,采用程序降温仪降温从18~22℃降到-40℃,再将其放入-196℃的液氮中保存,待临床应用时快速37℃复温化解修剪.结果用该方法制备同种动脉瓣103例,临床应用83例,其中43例随访3~7年,超声心动检查5例发生了瓣膜变性,其余......
作者:王盛宇;杨俊峰;董培青;管玉龙;张宏家;胡晖 刊期: 2002- 06
-
大肠癌与端粒酶活性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端粒重复扩增(TRAP)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0例大肠癌、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组织及2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组织端粒酶活性、端粒酶催化亚基蛋白(hTERT)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端粒酶活性在癌组织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
作者:葛莲英;刘剑仑;张贵年 刊期: 2002- 06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PAR)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可能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正常胰腺组织、24例胰腺癌组织和胰腺癌细胞株PC-3及PANC-1中PPARα、δ、γ表达.结果RT-PCR显示正常胰腺组织PPAR各亚型mRNA均无表达,而胰腺癌组织和胰腺癌细胞株PPARγmRNA高表达,PPARα和PPARδmRNA则无......
作者:王兴鹏;徐选福;王冰娴;吴凯;谢传高;董育玮 刊期: 2002- 06
-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瓣移植与钛板固定一期修复下颌骨缺损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修复新途径.方法对22例因各种原因所致下颌骨缺损患者采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瓣同期移植修复.结果全部游离腓骨瓣均获成活,所有病例下颌骨形状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游离腓骨瓣血供良好,骨量充足,可塑性强,修复下颌骨缺损效果良好.......
作者:陈建钢;方伟;余国荣;姚锋;徐江 刊期: 2002- 06
-
翼点锁孔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
目的研究翼点锁孔入路的入路操作方法,并经过该入路对颅内结构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了解其优势及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0具尸头,采用眉上切口,翼点骨窗,研究翼点锁孔入路的操作方法每一步骤的手术要点.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颅内结构,录相记载该入路的显露范围.结果应用锁孔概念,经眉上切口、翼点骨窗,可达到经典翼点入路的对骨窗的基本要求.观察颅内结构可得到与经典翼点入路相同的显露范围:间隙Ⅰ、Ⅱ、Ⅲ、Ⅳ及Wil......
作者:李俊;李监松;牛光明;秦尚振;马廉亭;薛德麟 刊期: 2002- 06
-
肾癌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肾癌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HPV16,18DN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DNARET)对90例成人肾恶性肿瘤组织(其中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癌、肾颗粒细胞癌各30例)的HPV16、18E7基因进行实验研究,20例正常肾脏组织为正常对照,HPV16、18阳性克隆作为阳性对照,去离子三蒸水做实验体系阴性对照.对每一阳性标本行限制性内切酶技术......
作者:王栋;苏泽轩;李颖;李文 刊期: 2002- 06
-
尿凝血酶原片段1及其mRNA在人肾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了解人肾脏能否合成和分泌尿凝血酶原片段1(UPTF1),以及可能的合成和分泌部位.方法收集12例正常肾组织和4例结石肾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UPTF1及其mRNA在人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所有肾组织远曲小管和亨利氏袢升枝粗段的上皮细胞胞浆强阳性表达UPTF1,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浆染色为弱阳性,肾小球及间质组织未染色,正常人和结石患者肾组织的染色部位及......
作者:王少刚;刘继红;章咏裳 刊期: 2002- 06
-
丙肝病毒核心蛋白对肝门部胆管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目的探讨丙肝病毒核心蛋白(HCVC蛋白)在肝门部胆管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酶(PAP)法检测36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HCVC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技术(ISEL)和链霉亲合素-生物素技术(SLAB)分别检测肝门部胆管癌中的细胞凋亡指数(AI)和细胞增殖指数(PI).结果3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HCV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1%(22/36),AI和PI的平均值分别为(......
作者:陈汝福;李志花;陈积圣;邹声泉 刊期: 2002- 06
-
家兔活体部分胰腺移植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家兔活体部分胰腺移植的模型.方法供体手术:将带脾的胰体尾部游离下来,经原位灌注后取下胰体尾部并安置脾动静脉袖套.受体手术:将供胰脾动、静脉分别与受体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行端端吻合.结果12只供体家兔术后1周均成活,空腹血糖处于正常范围.糖尿病受体家兔术后空腹血糖恢复正常大于3d9只.移植胰存活时间平均为11.4d.结论建立了简单、稳定的家兔活体部分胰腺移植模型.......
作者:蔡秀军;郑雪咏 刊期: 2002- 06
动态资讯
- 1 地塞米松对兔髓核细胞增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 2 血清Tau蛋白对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 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少枝胶质瘤1p染色体的杂合性缺失
- 4 同源异型核基因1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对三苯氧胺耐药的研究
- 5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中运动束与感觉束鉴别的现状及展望
- 6 SATB1、hTERT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7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余肝再生能力的影响
- 8 大麻素受体CB2选择性抑制剂对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的作用
- 9 核转运蛋白a2和抑制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胃癌组织的表达
- 10 核酶对瘢痕中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 11 SHG-44绿色荧光裸鼠原位模型的建立
- 12 塞莱昔布诱导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凋亡及其作用机制
- 13 透明质酸/壳聚糖微球对炎性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 14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
- 15 超声测定皮肤厚度变化判断胃癌D_2/D_3术后体液转移的价值
- 16 脾切除对晚期结肠癌姑息性切除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 17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 18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恶性胶质瘤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
- 19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大肠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 20 慢病毒介导的环氧合酶-2核糖核酸干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