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年第11期文章
  • 生物人工肝辅助支持系统的研制现状及展望

    肝脏是人体内大的代谢器官,具有生物合成、生物转化及生物降解等复杂的功能,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肝脏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等终末性肝病的预后甚差[1].生物人工肝辅助支持系统(BAL)辅助治疗使患者渡过危险期或使患肝完全再生是终末性肝脏疾患理想治疗手段[2].生物反应器(BRC)是BAL核心成分,患者血浆在体外通过附着大量有代谢活性肝细胞的网状结构的BRC进行循环,以给肝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代谢支持.目前急性肝衰的......

    作者:巴明臣;周晓东;陈积圣 刊期: 2003- 11

  • 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蛋白质组(proteome)是细胞、组织或机体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表达的所有蛋白质.蛋白质组学(protemics)是研究蛋白质组的一个新领域,它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份、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组成与调控的活动规律.恶性肿瘤发生过程包括许多基因突变从而导致蛋白质的表达、结构和功能改变,终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细胞凋亡能......

    作者:蒋业贵;李兆申 刊期: 2003- 11

  • 表达丙肝病毒核心蛋白基因的人肝细胞模型的建立

    目的构建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CV-C)基因的人肝细胞模型.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pHCV-MA质粒中钩出HCV-C基因,酶切纯化后克隆于质粒pTRE中,建立重组质粒pTRE-C.pTRE-C经酶切、纯化后目的片段与质粒PcDNA3连接,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及PCR鉴定筛选出正确重组质粒PcDNA3-tRe-C,由脂质体介导转染Chang-liver人肝细胞,建立表达HCV-......

    作者:单于;陈系古;黄冰;胡安斌;郭中敏;赵宁 刊期: 2003- 11

  • 利用成体干细胞可塑性潜能重建受创皮肤解剖和生理功能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成体干细胞可塑性研究是近年来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较多资料证明采用成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心肌梗死等取得了显著疗效.在大面积创、烧伤创面治疗中,尽管既往采用的生长因子等疗法显著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但这种方法尚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修复创面功能重建的需要.因此,如何在重建受创组织解剖结构的同时恢复其生理功能已成为当前创伤修复领域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利用干细胞可塑性......

    作者:付小兵 刊期: 2003- 11

  • 热损伤诱导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对活化蛋白-1的影响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热烫伤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以及活化蛋白-1的表达.方法将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分成4组:(1)单纯热损伤刺激组;(2)热损伤刺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处理组(10μg/L);(3)预先加入PD98059(10μmol/L),再行热损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刺激;(4)预先加入PD98059+SB203580(各10μmol/L)阻断剂30min,再行热损伤+碱性成纤维......

    作者:程飚;付小兵;盛志勇;孙同柱;张萍;孟晋红 刊期: 2003- 11

  • 创伤早期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创伤后早期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离创伤患者(27例,创伤组)和健康人(12例,对照组)外周树突状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DC数量(CMRF-44标记法)及DC表面HLA-DR、CD80、CD86表达水平以及DC诱导的T细胞反应性增殖.检测各组外周血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浓度.结果创伤组DC细胞数(7.9±3.2)×106/L明显低于......

    作者:白祥军;唐朝晖;邹声泉;邱文洪 刊期: 2003- 11

  • 胎儿和少儿皮肤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少儿皮肤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两种受体(bek和flg)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提取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和6例少儿皮肤的总RNA后,分离m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这3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中,bFGF,flg和bek基因表达较强,随着胎儿的生长和发育,皮肤组织内这3种基因表达逐渐降低......

    作者:陈伟;付小兵;葛世丽;姜笃银;周岗;盛志勇 刊期: 2003- 11

  • 内毒素预处理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各器官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观察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各脏器的细胞凋亡及内毒素(LPS)预处理对其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组,n=6);LPS对照组(L组,n=18);LPS预处理组(P组,n=18),P组:首次,经腹腔注射LPS0.25mg/kg体重;24h后再经腹腔注射LPS0.50mg/kg体重,其余两组在上述时间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NS);第2次腹腔注射72h后,L组和P组经静......

    作者:刘贵明;王昆鹏;丁学琴;许国忠;王俊科 刊期: 2003- 11

  • 腹腔海水浸泡对失血犬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海水浸泡对失血犬的影响.方法将实验犬21条随机均分为失血组(A组)、腹腔海水浸泡组(B组)、失血及腹腔海水浸泡组(C组).观察各组犬腹腔海水浸泡前后心排血量(CO)、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浆渗透压、乳酸、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结果C组动物腹腔海水浸泡3hCO、MAP、SOD水平分别由浸泡前(4.35±0.50)L/min、(20.1±1.3)kPa、(......

    作者:王志伟;吴印爱;刘献棠;喻洪涛;罗真东;蒋邦好 刊期: 2003- 11

  • 胎儿和少儿皮肤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β3基因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3及其Ⅰ-型和Ⅱ-型受体(TBRⅠ,TBRⅡ)在胎儿和少儿皮肤中表达的特征.方法提取18例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6例少儿皮肤的总RNA后,分离mRNA,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这4种基因的表达.结果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中,TGF-β1,TBRⅠ和TBRⅡ基因表达较弱,随着胎龄的增加,这3种基因表达逐渐增强.在少儿皮肤内,这3......

    作者:陈伟;付小兵;葛世丽;周岗;盛志勇 刊期: 2003- 1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