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第11期文章
  • 吸入性损伤犬口腔黏膜移植于气管后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气管内黏膜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制备犬蒸汽吸入性损伤模型,共12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制取自体口腔黏膜片,移植于切除损伤黏膜后的气管内创面,对照组不作黏膜移植.术后2周、3周分别取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实验组6例移植黏膜均成活,未见感染、坏死或瘢痕形成;对照组术后2例创面感染,4例肉芽或瘢痕形成.术后24h血白细胞计数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65......

    作者:徐盈斌;利天增;祁少海;沈锐;谢举临;胡晓庚 刊期: 2005- 11

  • 人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变异型IκBα基因抑制血管新生的研究

    目的研究变异型IκBα(IκBαM)基因在人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中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IκBαM基因转染的胶质瘤细胞株,通过制备血管新生及异位肿瘤生成两组动物模型,检测新生血管的数量及肿瘤中血管生长因子VEGF及IL-8的表达,分析IκBαM对肿瘤中血管新生的作用.结果IκBαM基因转染的人类GBM细胞中,新生血管数量显著减少,诱导形成的异位胶质瘤中的VEGF及IL-8的表达量......

    作者:吴建梁;扈玉华;马树成;张庆九 刊期: 2005- 11

  • 黏附分子T-cadherin抑制C6胶质母细胞瘤增殖与p21表达相关

    目的探讨T-cadherin分子表达抑制胶质母细胞瘤C6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将pcDNA3和pcDNA3.T-cadherin表达质粒转染C6细胞,筛选出表达T-cadherin的C6克隆3、4和5以及转染空载体后不表达T-cadherin的C6克隆1和2,以WesternBolt检测各克隆的p21和p27的表达;同时,以pcDNA3和pcDNA3.T-cadherin表达质粒分别转......

    作者:黄志勇;陈孝平;吴在德;肖震宇 刊期: 2005- 11

  • 阿霉素预处理对大鼠供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阿霉素预处理对无心跳大鼠供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阿霉素预处理与否及供肝获取前经历的供体心脏停搏时间30min或45min,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即非预处理的30min(N-30)组和45min(N-45)组,阿霉素预处理的30min(tN-30)组和45min(tN-45)组行原位肝移植,观察存活状况,取材行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检查,移植术后1、3、7d采集血样检测肝功能.......

    作者:朱晓峰;吴志伟;张相良 刊期: 2005- 11

  • 苦参碱对肠癌HT-29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肠癌HT-29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苦参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噻唑盐比色法(MTT)、流式细胞分析(FCM)、端粒酶重复片段扩增(TRAP)方法,分析测定苦参碱对肠癌HT-29细胞株增殖、凋亡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用0、3、6、8、10μg/L苦参碱培养HT-29细胞24h后,其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33.7%、59.0%、66.7%、69.0%.中效浓度(5......

    作者:彭彦辉;郝玉宾;史迎钦;韩胜;贾勇 刊期: 2005- 11

  • 新型仿生活性人工骨诱导兔腰椎横突间脊柱融合研究

    目的采用先进快速成形技术(RP)结合骨组织工程方法研制新型仿生活性人工骨,并探讨其在兔腰椎横突间脊柱融合的应用情况.方法首先采用RP制备薄块型聚乳酸-聚羟乙酸/磷酸三钙(PLGA/TCP)人工骨载体,进而高效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以制备仿生活性人工骨,扫描电镜观察载体材料及人工骨超微结构.将健康新西兰兔28只(平均体重4.1kg)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14只).A组:于兔腰4~5右、......

    作者:马兴;胡蕴玉;熊卓;颜永年;吕荣;王军;李丹;徐新智;白建萍 刊期: 2005- 11

  • 基质溶解因子基因在人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基质溶解因子(MMP-7)基因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直肠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86对直肠癌肿瘤组织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标本自身配对分成肿瘤组与正常组,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Quantitative-Real-TimeRT-PCR)法检测MMP-7基因的表达.结果MMP-7基因表达比值大于1的52例(62.7%,52/83),在肿瘤组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

    作者:雒洪志;周总光;杨烈;周斌;田超;于永扬 刊期: 2005- 11

  • 中国人散发性大肠癌APC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观察中国人大肠癌APC基因突变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加以分析.方法应用常规酚、氯仿法提取48例散发性大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黏膜组织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电泳和DNA直接测序,检测APC基因第15外显子MCR区段的突变情况.结果APC基因突变率为37.5%(18/48),APC基因第15外显子MCR区段突变发生在codon1306~codon1442之间......

    作者:唐卫中;高枫;李卫;唐宗江 刊期: 2005- 11

  • 苯乙酸对结直肠癌HCT-8细胞增殖抑制及同源盒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苯乙酸(PA)对结直肠癌HCT-8细胞株细胞增殖及同源盒(HO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以1.0、2.0、3.0、4.0、5.0mmol/L的PA作用于HCT-8细胞,分别于24、48、72h对细胞增殖进行检测.根据引物的不同,将已知的22种HOX基因分为3组(P1、P2、P3),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应用PA前后3组HOX基因mRNA......

    作者:任辉;张研;房学东;赵吉生;田宇 刊期: 2005- 11

  • 内毒素预处理诱导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注交叉耐受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以内毒素耐受为基础诱导的移植肝脏对缺血再灌注损害(I/RI)交叉耐受的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内毒素耐受组(ET组).以未经任何处理的大鼠肝脏为正常对照;ET组供体第1天经尾静脉给予脂多糖0.1mg/kg体重,第2、3、4、5天给予0.5mg/kg体重;I/R组供体给予等体积0.5ml无菌PBS液.第8天,切取供体,以未经任何处理的大鼠为受......

    作者:刘作金;李生伟;游海波;彭勇;龚建平 刊期: 200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