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第12期文章
  • C5a反义肽对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C5a反义肽R4在小鼠体内拮抗C5a的活性以及它对小鼠CLP后脓毒症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CLP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CLP后立即尾静脉注射反义肽R4,剂量分别按1,0、2.0、4.0、8.0mg/kg体重,观察小鼠的生存率.取实验组小鼠(4mg/kg体重)取血液和肺组织,检测血清ALT、AST、BUN、肌酸酐、尿酸和肺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结果(1)对照组小鼠ALT、AS......

    作者:陈月;李保胜;李元朝;吕凤林;胡承香 刊期: 2005- 12

  • 老年人皮肤多能干细胞的分离及有效扩增

    目的探讨老年人皮肤多能干细胞分离、扩增方法.方法6例老人皮肤标本,在限制性培养基和血清作用下筛选克隆和扩增传代;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克隆分析等方法评价其生理特性.结果1cm2老年人皮肤原代获得400600个克隆;扩增后每代获(2~3)×105个克隆.克隆向神经元、神经胶质、平滑肌和脂肪样细胞分化;单克隆增殖细胞也能向上述细胞分化.克隆表达Nestine、fibronectin、c-Myc、信号转导和......

    作者:柯昌能;利天增;徐盈斌;祁少海;黄冰;谢举临 刊期: 2005- 12

  • 转Endostatin基因角朊细胞移植对烧伤深Ⅱ°创面愈合及瘢痕增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转内皮生长抑制素(ES)基因角朊细胞移植对烧伤深Ⅱ°创面愈合及瘢痕增生的影响.方法将人体皮肤移植于裸鼠并造成深Ⅱ°烧伤创面.实验分为对照组(11只)、单纯角朊细胞移植组及转ES基因角朊细胞移植组(各10只).对照组不行细胞移植,创面自行愈合;单纯角朊细胞移植组创面移植培养人角朊细胞;转基因移植组移植转ES基因角朊细胞.观察各组裸鼠创面愈合特点、瘢痕增生情况,并对愈合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

    作者:梁晚益;唐辉;张琼;刘旭盛;黄跃生 刊期: 2005- 12

  • 荷负电气溶胶治疗大鼠烧伤创面后表皮干细胞的变化

    目的探讨荷负电气溶胶对烧伤创面表皮干细胞影响以及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将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A、B两组,每个动物背部两侧分别制成实验创面或对照创面,实验创面以荷负电气溶胶照射,A组动物每日照射2次,B组每日照射1次;利用干细胞表达β1整合素的特性,加入整合素β1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创面表皮干细胞含量的变化,比较各时相点两组创面间的差异.结果A、B两组各时相点实验创......

    作者:李叶扬;利天增;谢举临;祁少海;徐盈斌;卞辉宁 刊期: 2005- 12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GM-CSF及白细胞介素(IL)-4诱导人外周单核细胞获得非成熟树突状细胞(DCs),然后以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或饱和脂肪酸硬脂酸(SA)处理细胞24h,并将其分为5组:非成熟DCs组、成熟DCs组、EPA处理组、DHA处理组和SA处理组.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细胞成熟后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DCs表......

    作者:汪灏;李秋荣;郝群;李幼生;李宁;黎介寿 刊期: 2005- 12

  • 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基因多态性对LBP及细胞因子诱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脂多糖结合蛋白(LBP)C1306→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全血培养LBP表达及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采集118例健康献血员静脉血,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内切酶StuI对PCR产物的消化作用检测C1306→T基因多态性,并采用全血细胞培养模型检测内毒素刺激前后LB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蛋白水平.结果118例健康献血员中,14例为......

    作者:蔺静;姚咏明;咸力明;黄志红;侯晓霞;于燕 刊期: 2005- 1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