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年第12期文章
  • 颅内动脉瘤内涡流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利用计算机模拟颅内动脉瘤及其载瘤动脉的血液流动,并对宽、窄颈动脉瘤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方法选取颈内-后交通动脉瘤中典型宽、窄颈动脉瘤患者的全脑血管造影(DSA)图像,联合应用Photoshop、Matlab、Ansys以及Fluent软件,对动脉瘤进行血液动力学的计算机模拟.结果成功模拟出在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中动脉瘤及其载瘤动脉内血流的动态变化.宽颈动脉瘤内可见涡流现象,流速在0.057~0.......

    作者:赵丛海;李淼;史万超;王捷;赵军伟;殷文毅;丁光宏;杨新健 刊期: 2006- 12

  • 大鼠脑动脉瘤形成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及其抑制物的表达变化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及其抑制物的表达变化在脑动脉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作肾性高血压大鼠脑动脉瘤模型,系统动态观察脑动脉瘤形成过程中MMP-2、MMP-9及其特异性抑制物(TIMP-1)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在术后1周脑动脉壁即可见MMP-2、MMP-9、TIMP-1表达增加,随着血压的升高,其表达也迅速增加,术后1个月基本达高峰并一直持续至4个月,其中MMP-9增加......

    作者:孙晓枫;乔桂荣;扈玉华;兰海涛 刊期: 2006- 12

  • AxC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转染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后基因表达的检测

    目的观察携带小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DNA表达片段的非依赖辅助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xCA)-BDNF转染大鼠坐骨神经后基因表达情况.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成A组(坐骨神经缺损+硅胶管+AxCA-BDNF原液8μl);B组(坐骨神经缺损+硅胶管+BDNF溶液8μl);C组(坐骨神经缺损+硅胶管+空白病毒稀释液8μl)三组.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从BDNFmRNA和蛋白水......

    作者:李培建;李兵仓 刊期: 2006- 12

  • 高浓度谷氨酸对原代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浓度谷氨酸对人脑胶质瘤原代培养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在体外对新鲜的人脑胶质瘤标本进行原代培养;不同浓度的谷氨酸作用不同时间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噻唑蓝(MTT)法检测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率.结果原代人脑胶质瘤细胞短期培养成功.高浓度谷氨酸对培养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当谷氨酸的浓度为25~50mmol/L时......

    作者:姜政;江玉泉;李新钢;李冰;周伟 刊期: 2006- 12

  • 兔脊髓空洞前状态病理学演变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实验性脊髓空洞前状态的演变过程及其指导意义.方法制作动物模型,术后1、3、7、14、21d处死,应用干湿重法测定脊髓含水量,并应用光镜、电镜观察脊髓空洞前状态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Kaolin组动物于术后第1天脊髓含水量即有明显增加(68.35±0.70)%,第7天达到高峰(72.92±0.86)%,持续到第14天,至21d时稍有缓解(70.03±0.77)%.组织学发现术后1~7d上......

    作者:孙国柱;张庆俊;李建峰;赵宗茂;王浩 刊期: 2006- 12

  • 立体定向下黑质毁损偏侧帕金森病恒河猴模型的制作与评价

    目的建立立体定向手术下6-OHDA黑质毁损的帕金森病恒河猴模型并建立客观评估体系.方法实验用恒河猴5只,在立体定向技术下以6-OHDA对恒河猴右侧黑质进行7个靶点的毁损,术后2周、2、4、6个月进行行为学评分量化,于术后7个月以SPECT检测恒河猴双侧纹状体DAT的代谢来判断毁损侧DA代谢减少程度,术后8个月以TH免疫荧光法检测恒河猴双侧黑质的DA能神经元改变,以此来证实黑质的毁损程度.结果术后7......

    作者:张力;江澄川;徐斌;涂汉军;李新建;黄宽明 刊期: 2006- 12

  • 关注神经科学暨神经外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21世纪是脑研究迅速发展的世纪,神经外科是学术气氛十分活跃的飞速发展的临床学科之一.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使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微神经外科、分子神经外科、放射神经外科及微侵袭神经外科等深入发展,引入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观点、新理论,同时亦改变了许多传统的概念.......

    作者:吴承远;朱树干;刘玉光 刊期: 2006- 12

  • 脓毒症动物模型制作方略及应用

    建立标准化的脓毒症动物模型是探索严重全身性感染(severesepsis)、感染性休克(septicshock)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防治措施的需要.在以往的研究中,曾有多项有关脓毒症防治的动物实验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但在Ⅱ、Ⅲ期临床实验中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出现如此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可能很多,其中采用的动物模型不合要求显然是可以明确的因素.因此,寻求符合脓毒症发病和病理......

    作者:汤耀卿;李磊 刊期: 200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