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年第2期文章
  •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对大鼠慢性肾病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对大鼠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模型组和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有效活性成分)治疗组,治疗观察6周后24h尿蛋白测定、血生化检测及病理的变化.结果阿霉素肾病模型组24h尿蛋白测定(82.50±3.18)mg/d及血肌酐(44.75±8.06)umol/L较正常对照组(9.60±0.57)mg/d及(35.25±2......

    作者:欧汝彪;于力;郝志宏;何慧婵;钟志强;魏鸿蔼;钟惟德 刊期: 2006- 02

  • 变异型IκBα基因对人类胶质瘤形成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在人类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中,变异型IκBα(IκBαM)基因对肿瘤发生发展的抑制作用及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经过IκBαM基因转染的人类GBM细胞植入裸鼠皮下制作异位肿瘤生长动物模型,检测肿瘤组织的发生及发展,进一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肿瘤中的微血管密度.结果体内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受到IκBαM基因的抑制,表现为不发生肿瘤或迟发,并且肿瘤生长缓慢,而且肿瘤组织中的微......

    作者:扈玉华;吴建梁;史学芳;邵恩得 刊期: 2006- 02

  • 低剂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培养小鼠骨髓源性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源性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的培养方法,并初步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培养小鼠骨髓源性DC,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细胞表型检测,检测其在体外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同时比较不同剂量GM-CSF下培养细胞内IL-10和TGF-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常规剂量GM-CSF培养出的DC为成熟DC和未成熟DC的混合体,经脂多糖......

    作者:冯剑锷;孙宗全;史嘉玮;高开柱 刊期: 2006- 02

  • 5-氨基乙酰丙酸体外诱导膀胱癌细胞株BIU-87内生性原卟啉IX的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5-氨基乙酰丙酸(5-ALA)体外诱导膀胱癌细胞内生性荧光物质原卟啉(PpIX)荧光随时间的动力学变化及5-ALA的浓度、pH值对产生PpIX的影响.方法0.5×106个/孔BIU-87单细胞悬液接种于6孔板培养24h,加入新鲜培养液和浓度为1mmol/L的5-ALA,于不同时间终止培养,取出用流式细胞仪测各孔细胞内PpIX含量.另以不同pH值终浓度为1mmol/L的5-ALA培养液以及不......

    作者:宋晓东;叶章群;周四维;杨为民;刘继红;马扬之 刊期: 2006- 02

  • 白细胞介素-15在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5(IL-15)在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其与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2组:同基因移植组,供、受体均为C57BL/6小鼠;异基因移植组,供、受体分别为BALB/C、C57BL/6小鼠.以β-actin作内参照,分别于术后第1、3、5、7天取移植心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观察IL-15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术后天数的增加,异基......

    作者:高思海;李平;潘铁成;杨辰垣 刊期: 2006- 02

  • P物质对增生性瘢痕中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肽P物质(SP)与增生性瘢痕瘙痒发生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人增生性瘢痕、非增生性瘢痕以及皮肤中肥大细胞(MC)超微结构特点及其功能状态;Ⅰ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消化分离肥大细胞,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SP对分离的MC组织胺释放率的影响,观察时间及剂量-效应关系.结果(1)增生性瘢痕中MC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8.6±1.9)%显著高于非增生性瘢痕(6.1±1.5)%及皮肤组织......

    作者:赵李平;利天增;祁少海;徐盈斌;谢举临;柯昌能;刘坡 刊期: 2006- 02

  • 神经干细胞和施万细胞共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和和施万细胞共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胚胎脊髓源神经干细胞和施万细胞,将两种细胞共同移植到大鼠脊髓损伤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在脊髓内的分化情况并观察记录大鼠行为学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血清诱导分化可见大量具有少突胶质细胞特征的分化细胞,与施万细胞共培养则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两种细胞共移植至脊髓损伤部位后,施万细胞可以促进神......

    作者:李晋;安沂华;历俊华;张绍东;孙崇然;张涵 刊期: 2006- 02

  • 缺氧预适应抑制内皮细胞冷缺氧/温复氧损伤

    目的研究缺氧预适应对内皮细胞冷缺氧/温复氧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的内皮细胞ECV-304分成4组,A组,对照组;B组,冷缺氧/温复氧(A/R)组95%N2/5%CO2缺氧装置中用4℃UW液保存24h;C组,缺氧预适应组(APC),内皮细胞在缺氧前遭受4个循环短时间缺氧/复氧;D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组:缺氧预适应前,细胞培养液中加入5μmol/L的HIF-1α抑制剂NS......

    作者:史留斌;宋宁;芮晓晖;张浩;王乾伟;石伟;钱建民 刊期: 2006- 02

  • Moyamoya病免疫机制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目的分析Moyamoya病(MMD)患者免疫机制的异常.方法分别采集22例MMD患者和22例健康正常人的血液样本,进行C3、C4、IgA、IgM、IgG、CRP以及自身抗体ANA、ENA、ANCA的检测.并提取烟雾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总RNA,将mRNA逆转录为cDNA,用Cy5和Cy3标记作为探针,与含有492个基因的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基因芯片进行杂交.以ScanArray4000荧......

    作者:陈赞;叶伟;王伊鹏;菅凤增;李萌;凌锋 刊期: 2006- 02

  • 门静脉供体活细胞输注对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注射供体活细胞对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CR)及长期存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成5组:A组为对照组,B组给予环孢霉素A(CsA)每日15mg/kg体重灌胃,C组于术中经门静脉注射供体脾细胞1×108个,D组注射脾细胞和骨髓细胞各1×108个,E组在D组基础上加注肝细胞1×108个.观察生存时间,对长期存活的移植物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作者:孙岩;韩德恩;姜明山 刊期: 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