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8年第1期文章
  • 转入胰岛素基因胰岛的胰岛素合成功能研究

    我们将人类前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胰岛,建立双胰岛素模型,在体外培养中利用在移植后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的炎性细胞因子对其进行干预,通过对比不同胰岛素量的变化和胰岛内胰岛素总量的变化,探讨转基因胰岛的胰岛素合成功能特性.......

    作者:杨雪菲;邓绍平;李富荣;余小舫;王春友;周汉新 刊期: 2008- 01

  • 胃肠道间质瘤病期进展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形成的关系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的间叶性肿瘤,以梭形肿瘤细胞以及CD117免疫组织化学阳性为特征[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恶性实体肿瘤血管形成及预后有关[2].血清VEGF(SVEGF)水平在许多肿瘤患者明显升高,与肿瘤组织VEGF的关系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SVEGF、瘤组织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与GIST病期进展及预后的关系,以期了解血管形成是否促进GIST进展......

    作者:王天宝;邓美海;董文广;邱万寿;魏波;卫洪波 刊期: 2008- 01

  • 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研究进展

    无菌性松动是目前假体翻修的主要原因,目前的髋关节翻修手术中有三分之二因为无菌性松动,膝关节翻修中二分之一因为无菌性松动[1].关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有多种假设和学说,但这些假设多数是建立在经验观察,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例报道等基础上.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学说,由此可以看出假体无菌性松动是有诸多的因素造成,绝不是一个单一的病因学说.......

    作者:秦宏敏;葛世荣;韩会峰;任天成;刘洪涛 刊期: 2008- 01

  • 125I对乳腺肿瘤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125I粒子对乳腺肿瘤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鼠随机分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植入空载粒子和实验组:125I粒子植入组(0.4mCi),瘤体长径8~10mm时植入125I粒子,粒子植入后当对照组瘤体平均长径15~20mm时,处死荷瘤小鼠,标本分别冻存和固定,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作者:陆平;杨镛;李晓刚;王广胜;李波;罗开元 刊期: 2008- 01

  • 肿瘤抑制基因DBC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对T47D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DBC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抑制乳腺癌T47D细胞系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原发性乳腺癌标本中DBC2基因的缺失表达情况;检测DBC2的瞬时表达对T47D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对关键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在37.5%的原发性乳腺癌标本中DBC2的表达缺失;DBC2在T47D细胞中的瞬时表达使细胞周期出现G1期阻滞,DBC2瞬时表达......

    作者:张波;王国斌;刘科;陈剑英 刊期: 2008- 01

  • Ad-p53对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基因1/P-gp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Ad-p53)逆转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多药耐药作用及其对MDR1mRNA/P-gP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及其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为实验对象,以50MOIAd-p53感染MCF-7/Adr细胞,CCK-8法观察Ad-p53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DR1mRNA变化,免疫荧......

    作者:常志坤;戚晓东;赵广章;杨之斌 刊期: 2008- 01

  • p21waf1基因转染对乳腺癌细胞中心体复制和增殖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p21waf1基因转染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和中心体复制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IRES-p21waf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TF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乳腺癌细胞的中心体复制情况.结果p21waf1基因转染后乳腺癌细胞生长显著受抑制,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转染组G1期、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70.52±3.21......

    作者:种瑞峰;李福年;刘相萍;王新刚;孔滨;曹伟红 刊期: 2008- 01

  • 鞘内注射p38 MAPK抑制剂对乳腺癌骨转移大鼠疼痛行为及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SB203580对乳腺癌骨转移大鼠疼痛行为及前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成功制备骨转移疼痛模型SD大鼠11只,随机取6只(给药组)鞘内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另5只设为对照.分别检测两组动物胫骨破坏程度、热刺激后爪退缩潜伏期(PWL)、脊髓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

    作者:汤翠菊;于世英;张敏;田有勇;姜蕊;李娜 刊期: 2008- 01

  • 乳腺癌与瘦素受体基因变异的关系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OB-R)基因第exon4、exon6变异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05年1月至12月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癌灶组织85例,良性病组织30例,健康人群抗凝血50例.采用PCR扩增、测序的方法检测标本中OB-R基因exon4、exon6的变异情况.结果OB-R基因exon4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均未发生变异.OB-R基因exon6的668核苷......

    作者:田富国;韩存芝;武海明;杜丽莉;荆结线;赵先文;田保国 刊期: 2008- 01

  •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外源性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乳腺癌细胞产生增殖的机制.方法将含有Mfn2cDNA的质粒在阳离子聚合物的介导下在体外转染MCF-7,蛋白印记法(Westernblot)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p21waf1、CDK2蛋白的表达,细胞计数测定Mfn2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DNA直方图分析法测定Mfn2对MCF-7周期分布的影响......

    作者:夏耘;吴亚群;龙浩成;陶德定;龚建平;裘法祖 刊期: 2008- 0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