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9年第2期文章
  • 高度致敏肾移植患者的围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高度致敏肾移植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22例高度致敏肾移植患者术前组织配型及预处理,术后抗排异方案以及肾功恢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17例患者术前经血浆置换3~8次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降至30%以下,5例患者术前PRA仍大于50%.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HAR)1例(9.9%),抗排异反应未能逆转,予以切除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AR)8例(36.3%),经甲强龙+ATG(ALG)冲击......

    作者:万峰春;林春华;高振利;柳东夫;方艳丽;李爱丽 刊期: 2009- 02

  •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前瞻性观察应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减少肝移植手术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肝移植患者术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手术开始前15min给予rFⅦa80μg/kg静脉注射,对照组予安慰剂.监测两组病例在手术不同时间点的凝血指标变化,计算手术出血量及浓缩红细胞、血浆及血小板的输注量;统计围手术期治疗费用.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及浓缩红细胞、血浆的输注量[(1245±496)ml,(6......

    作者:张雅敏;朱志军;曲伟;蔡金贞;侯建存;沈中阳 刊期: 2009- 02

  • 胰腺癌的表遗传学研究进展

    胰腺癌是目前已知的恶性度高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欧美国家,胰腺癌占常见恶性肿瘤的第4位,恶性肿瘤发病的2%,癌症死亡的4%~5%[1].在我国亦有迅速增高的趋向,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胰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从1960年代的第22位和第15位上升至1990年代的第5位和第6位[2].虽然近年来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方面的进展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胰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时间,但在过......

    作者:宋天强;李强 刊期: 2009- 02

  • 微小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中80%肺癌病理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随着人类基因组学的进展,蛋白质编码的原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的改变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原因[1-3].但是近年来,随着一类新的没有开放性阅读框的非蛋白质编码微小RNA(miR-NAs)的发现,证明了癌症的基因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料.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蛋白质编码的RNA分子,长约20~25个核苷酸,其表达具有......

    作者:高雯;束永前 刊期: 2009- 02

  • 大鼠颈部胸导管淋巴瘘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大鼠颈部胸导管淋巴瘘模型.方法将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n=20):颈部胸导管直接组、颈部胸导管间接组、腹部胸导管组.各组分别在颈部胸导管、左颈干、腹部胸导管行胸导管结扎穿刺,制成胸导管淋巴瘘模型.对比各组操作成功率及淋巴引流量.结果3种方法引流的淋巴液无明显性状差异;颈部胸导管直接组较另外两组操作成功率低(P......

    作者:王冬;李勇;范立侨;赵群;刘羽 刊期: 2009- 02

  • 山羊脑挫裂伤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可控性强、易于指标检测的大动物(山羊)脑挫裂伤模型.方法选取25只健康成年无角山羊,通过外科手术暴露各组羊大脑上薛氏沟周围的运动皮质,以50g钢球分别自50、75、100及125cm高度作自由落体加速撞击一次致伤,记录运动诱发电位、头颅MRI扫描图像,以及病理显微观的改变.结果50.75、100及125cm高度撞击组羊的存活率分别为100%、100%、80%及40%.头颅MRI扫描和运......

    作者:彭钢;张彭跃;沙红英;陈建泉;朱剑虹 刊期: 2009- 02

  • 排便生理模型的初步设计与构建

    目的设计并构建排便生理模型.方法依据肠道压力学说,模拟排便生理制作实验模型.采用恒流水泵作为动力源,调节水泵流量改变肠道压力,恒温水浴箱保持装置37℃恒温,贮液室通气口供给5%CO2+95%空气,使离体肠管保持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实验方法包括模型流体力学测试和人工肛门括约肌注水体积与大约束压关系测定.结果实验过程中,装置及管道接口未发生脱落、爆裂;水泵流量(137.100±10.279)ml/s时,......

    作者:陈飞;黄宗海;李强;傅晓静 刊期: 2009- 02

  • 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病灶中CK20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病灶中CK20的检测价值.方法对40例结直肠癌患者共326例经HE染色证实无转移的淋巴结,使用RT-PCR技术检测CK20mRNA,并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方法进行比较,以寻找更为敏感的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方法.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分别发现41枚和105枚微转移淋巴结,两种方法发现的微转移阳性率分别为12.......

    作者:程伏林;周云峰;魏正专;杨国梁 刊期: 2009- 02

  • 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基因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基因(Bmi-1)的表达对结肠癌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mi-1mRNA在癌组织及癌旁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研究203例结肠癌癌组织、203例癌旁正常黏膜和66例癌转移淋巴结中Bmi-1的表达,分析Bmi-1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RT-PCR显示结肠癌中Bmi-1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

    作者:王兆文;李大卫;唐华美;樊军卫;彭志海 刊期: 2009- 02

  • 5-氮-2'-脱氧胞苷和曲古抑菌素诱导脾酪氨酸激酶基因去甲基化及转录和表达

    目的观察去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5中脾酪氨酸激酶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2.5μmol/L的5-氮-2-脱氧胞苷和1μmol/L的曲古抑菌素分别或联合处理HCT-15细胞,通过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联反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检测处理前后脾酪氨酸激酶的甲基化状态和表达;氚胸腺嘧啶掺入......

    作者:杨祖立;康亮;向军;彭俊生;王磊;汪建平 刊期: 200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