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转录激活因子3在糖皮质激素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联合作用致大鼠尿道下裂发生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利用糖皮质激素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联合作用致大鼠尿道下裂,观察转录激活因子3(ATF3)在正常大鼠生殖结节(GT)与不同严重程度尿道下裂大鼠生殖结节中的差异表达,并探讨ATF3在尿道下裂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孕鼠加只随机均分为4组,在妊娠14~18d(GD14~18)分别给予:A组:大豆油灌胃2ml/d;B组:地塞米松(DXM)0.1mg/(kg·d)皮下注射;C组:DBP700......
作者:王勇;张力峰;张炜 刊期: 2011- 05
-
胰腺癌中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及B7-H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胰腺癌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蛋白和B7-H1蛋白的表达,探讨两者与胰腺癌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PS法检测43例胰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和作为对照的5例非癌胰腺标本中PTEN和B7-H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比较非癌胰腺组织,胰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B7-H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两者的表达还呈现显......
作者:储冬冬;褚忠华;张建龙;肖治宇;伍刚;何传超;徐康;唐启彬;王捷 刊期: 2011- 05
-
野生型p53转录抑制肿瘤HeLa细胞Ki-67基因表达
目的观察野生型p53对肿瘤HeLa细胞Ki-67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野生型p53表达质粒pCMV-p53(0.01、0.02、0.05、0.10和0.20μg)与Ki-67核心启动子质粒pGL3-BK235瞬时共转染HeLa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检测Ki-67核心启动子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i-67mRNA表达.结果单独转染pGL3-BK235组相对荧光素酶活......
作者:李望;王梅娟;徐为;钱国伟;李连涛;刘俊杰;陈菲菲;李慧中;裴冬生;郑骏年 刊期: 2011- 05
-
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对微囊及包裹肝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对微囊机械强度和通透性及包裹肝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微囊搅拌实验比较中、低分子量壳聚糖形成的微囊的机械强度,比较2种微囊对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通透性,及细胞染色实验判断2种微囊包裹小鼠原代肝细胞活性的区别.结果微囊搅拌100min后中分子量壳聚糖微囊破损率100%,低分子量壳聚糖微囊破损率5%,两种微囊机械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作者:王加祥;韩宝三;吴旭波;余松林;彭承宏 刊期: 2011- 05
-
消炎痛抑制肝细胞肝癌生长转移的研究
目的观察消炎痛(Indomethacin)对有转移潜能的人肝癌MHCC97L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和对裸鼠肝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1)体外实验:采用0.2mmol/L的消炎痛分别作用于MHCC97L细胞,观察细胞增殖、侵袭实验、运动实验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2)体内实验:建立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原位模型后,将裸鼠......
作者:周建炜;汤钊猷;任正刚;李涛;乐凡;王文权;周云;罗执芬 刊期: 2011- 05
-
小分子蛋白多糖decorin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小分子蛋白多糖decorin(DCN)局部注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8只,建立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于术后第20天、第30天行瘢痕内注射,实验组(A组)注射decorin,对照组(B组)注射生理盐水.末次注射后20d取材,观察瘢痕增生;苏木素-伊红(HE)染色比较瘢痕增生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瘢痕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
作者:张维娜;毛凯平;崔童星;柳大烈 刊期: 2011- 05
-
重组人内皮抑素对结肠癌细胞SW62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皮抑素对结肠癌细胞SW62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培养液中加入梯度浓度的重组人内皮抑素(0.1、0.5、1.0,5.0、10.0、20.0mg/L)分别作用24、48、72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内皮抑素对SW620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作用48h的抑制率分别为13.46%、15.3......
作者:贾漪涛;任朝英;王志敏;赵晓晖;闫晓路;李中信 刊期: 2011- 05
-
不同位点磷酸化Src酪氨酸激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位点磷酸化Src酪氨酸激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石蜡包埋组织块及3例新鲜食管鳞痛组织标本,培养人食管鳞癌TE1细胞株,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不同位点磷酸化Src酪氨酸激酶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均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y416Src蛋白表达水平高于Py52......
作者:齐宇;李鑫;崔广晖;赵松 刊期: 2011- 05
-
右美托咪定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痛觉过敏并抑制背根神经节内p-ERK信号通路的激活
目的观察重复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DEX)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痛觉过敏和背根神经节(DRG)中ERK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方法给坐骨神经部分结扎(PSNL)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重复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DEX.观察各组大鼠的机械、热痛觉过敏阈值.行为学测试完成后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手术侧L5DRG中p-ERK的表达.结果(1)腹腔注射DEX40μg/kg7、14d均明显减轻PSN......
作者:曹铭辉;何惠燕;纪风涛;刘玲;刘付宁;刘安民;李方成 刊期: 2011- 05
-
艾拉莫德、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单用和联合治疗恶病质
目的观察艾拉莫德(T614)、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联合应用对小鼠癌症恶病质的治疗作用.方法于雄性BALB/C小鼠接种小鼠结肠腺癌Colon26(C26)细胞,9d后恶病质模型基本建立.用药7d后,记录小鼠左侧腓肠肌重量和去瘤体质量,检测血生化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结果恶病质组......
作者:陈思曾;郭永刚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
- 1 Krüppel样因子4基因高表达增强食管鳞癌细胞株对顺铂敏感性
- 2 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 3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
- 4 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建立后脊髓损伤鼠排尿功能的改变以及可能机制
- 5 重组超抗原SEB-scFv融合蛋白的体内抑瘤作用
- 6 不同术式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
- 7 杂色曲霉素对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I分子表达的影响
- 8 外科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 9 利血平诱导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的形态学研究
- 10 感染骨段灭菌后异位再血管化的研究
- 11 姜黄素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
- 12 鱼藤素增加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对氟尿嘧啶的敏感性
- 13 兔肝癌肝动脉栓塞后肿瘤血管生成的变化
- 14 C6/Wistar脑胶质瘤模型构建中定位方法的优化
- 15 基于危险度分层差异的kit阳性胃肠间质瘤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 16 PEP3-KLH负载树突状细胞疫苗诱导抗前列腺癌免疫应答
- 17 透明质酸修饰壳聚糖/pDNA纳米微球的制备及体外转染软骨细胞
- 18 胰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hMLH1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研究
- 19 表达数量性状位点方法在人源肝脏组织的研究进展
- 20 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案的安全性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