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神经营养素-3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脊髓损伤修复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因损伤后的神经细胞难以再生、运动功能难以恢复,造成终身瘫痪并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目前,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被认为是脊髓损伤后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1],通过微环境诱导神经细胞的再生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热点.至今为止,神经营养素-3(NT-3)是已经被Zhou等[2]证实能够在脊髓损伤后促进皮质脊髓束轴突生长的有效神经营养因子.......
作者:赵腾飞;徐侃 刊期: 2011- 07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发展为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分化为骨、软骨、肌腱、脂肪等组织的多分化潜能[1],也是目前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2].BMSCs在修复软骨损伤时,无论在体内体外,都须经历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着诸多影响因素,现就目前研究影响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如下.......
作者:张永强;杨自权;卫小春 刊期: 2011- 07
-
大鼠3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手术技巧
目的建立稳定、理想的大鼠30%体积肝移植模型.方法二袖套法和体内切肝法建立非动脉化30%体积肝移植模型,对100只SD大鼠施行50例30%体积肝移植(10例前期操作,不列入统计),对手术操作技巧和细节、术后存活及原因等进行探讨.结果手术成功率100%(40/40),术后1周、2周存活率均40%(16/40),死亡原因主要为肝功能失代偿、胆管梗阻或胆漏、肝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肝叶坏死和腹腔感染等.结......
作者:汪小辉;沈柏用;王以巧;鲍国清;詹茜;彭承宏 刊期: 2011- 07
-
透明质酸修饰壳聚糖/pDNA纳米微球的制备及体外转染软骨细胞
目的以透明质酸(HA)修饰基因载体壳聚糖(CS)纳米微球,制作一种新型的HA/CS/pDNA基因转染系统,观察其结构特征及体外对软骨细胞的转染能力.方法将不同比例的HA和CS与负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的质粒DNA(pDNA)以复凝聚法制成纳米微球,以扫描电镜检测纳米微球形态,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表面电位;凝胶电泳阻滞实验观察CS和pDNA的结合力;体外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
作者:赵慧清;卢华定;王昆;温小粤;史德海 刊期: 2011- 07
-
高效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修饰前软骨干细胞与骨基质明胶复合体异位成软骨的研究
目的观察高效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修饰前软骨干细胞(PSCs)与骨基质明胶(BMG)复合体的成软骨活性.方法EGFP基因转染PSCs得到EGFP基因修饰PSCs.将其与BMG的复合体体外培养后植入裸鼠右后肢肌袋中,左后肢植入BMG作对照.定期取材测定移植物的重量、细胞数,观察GFP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Ⅱ型胶原表达.结果EGFP基因修饰PSCs体外培养6周仍有较强GFP表达.移植后1~6周均......
作者:游洪波;陈安民;孙凯;王国宾;王茂朋;张国良 刊期: 2011- 07
-
壳聚糖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骨缺损的研究
目的观察壳聚糖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修复兔骨缺损的作用.方法将45只骨缺损模型兔随机分为3组.A组:骨缺损不填充任何材料;B组:骨缺损填充单纯壳聚糖微球;C组:骨缺损填充壳聚糖微球复合MSCs.分别在治疗后第4、8和12周对3组动物模型的骨缺损部位行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并检测骨形成蛋白-2(BMP-2)的表达.结果影像学和组织学显示,C组复合材料有良好的诱导成骨能力,治疗第4周即有明显的......
作者:金捷;周少怀;裴胜利;肖航;黄笃;王小梅;陈云;周素文 刊期: 2011- 07
-
腺病毒介导转染人生长转化因子β1的脂肪干细胞复合多孔β-磷酸三钙支架体外培养的研究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转染人生长转化因子β1(Ad-hTGF-β1)的脂肪干细胞(ADSCs)与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材料在体外复合培养,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容性以及其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含增加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pAd-hTGF-β1,经包装、转染兔脂肪干细胞,筛选出成功转染Ad-hTGF-β1的ADSCs,然后将携Ad-hTGF-β1的ADSCs(密度1......
作者:方忠;杨琴;熊伟;李光辉;肖骏;李锋 刊期: 2011- 07
-
天狼猩红染色法在肌腱胶原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天狼猩红染色法在肌腱胶原形态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只10个月龄雄性Leghorn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只.将每只鸡的左足第Ⅲ趾造成挤压撕脱伤模型,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缝接.A组、B组、C组分别于术后2周、4周、8周取材,对标本进行磷钨酸苏木素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观察.结果A组腱缝合段内的胶原纤维数量少,排列稀疏,以纤细的Ⅲ型胶原为主;B组腱缝合段内的......
作者:王继宏;温树正 刊期: 2011- 07
-
骨骼肌线粒体通透转换孔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变化
目的观察骨骼肌线粒体通透转换孔(MPTP)的变化,探讨骨骼肌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选择因腰椎间盘突出或者腰椎管狭窄症行手术治疗的女性骨质疏松患者13例,另选同时期需上述手术治疗的女性非骨质疏松患者13例.于术中收集肌肉组织,提取骨骼肌线粒体,进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和MPTP的活性检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MPTP活性变化的比较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李颖;白波;吴伙燕;黄宏兴;黄红;张姝江 刊期: 2011- 07
-
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协同治疗促进脊髓损伤再生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SCI)的综合治疗效应.方法60只SD大鼠在T11水平进行脊髓半切术,形成2mm缺损.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协同治疗为Ⅳ组,无促红细胞生成素协同治疗为Ⅲ组),生理盐水(促红细胞生成素协同治疗为Ⅱ组,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为Ⅰ组)移植入缺损处.用损伤后3个月内的临床运动评分,8周时的细胞增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评价脊髓的修复.结果临床运动评分,......
作者:孙剑瑞;殷德涛;周金桥 刊期: 2011- 07
动态资讯
- 1 抑癌基因TSL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 小干扰RNA抑制雄激素受体基因表达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 3 免疫磁珠法分离膀胱癌CD133+细胞及生物学行为研究
- 4 RNAi对大鼠T淋巴细胞CD28和OX40基因表达的联合抑制作用
- 5 吉非替尼和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小干扰RNA治疗前列腺癌
- 6 微小RNA-20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 7 柠檬酸钠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 8 多药耐药肝癌细胞通过激活Smad3活性富集CD133+亚群细胞
- 9 肾上腺髓质素对786-0肾细胞癌裸鼠移植肿瘤生长及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 10 趋化因子受体6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及对食管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 11 非小细胞肺癌K-ras突变小分子对吉非替尼耐药细胞的作用
- 12 腺病毒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不同途径转染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的影响
- 13 载脂蛋白E修饰脂质体介导pGenesil-1质粒高效转染HL-7702肝细胞
- 14 Ad-p53对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基因1/P-gp表达的影响
- 15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肝星状细胞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
- 16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对骨细粒棘球蚴的杀灭作用
- 17 表达谱芯片筛选粥样硬化性腹主动脉瘤的差异表达基因
- 18 肾癌患者外周血斯钙素1的表达及其对肾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19 Polo样激酶1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 20 p16和Smad4表达缺失在肺腺癌预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