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CD34+细胞与单个核细胞对新型小口径人工血管早期抗血栓形成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纯化的CD34+细胞与未经筛选的单个核细胞(uMNCs)作为种子细胞在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早期的抗凝作用.方法uMNCs与CD34+细胞分离自犬骨髓,将两种细胞分别在体外培养、传代,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分化,体外血小板黏附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抗血小板黏附功能.将等量自体上述两种细胞分别种植在小口径人造血管腔内表面并替代一段颈动脉.分别在24h、72h、1周后取出移植血管行苏木素-伊红(HE)染......
作者:游庆军;蔡铭;耿纪群;管欣;谢宗涛;王峰 刊期: 2011- 08
-
抗肝肠钙粘连蛋白单克隆抗体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肝肠钙粘连蛋白(CDH17)单克隆抗体Lic5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胞株MHCC97H、MHCC97L、PLC/PRF/5及MIHA中CDH17的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细胞划痕法、Transwell法及平板克隆法检测Lic5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CDH17仅在细胞株MHCC97H、MHCC97L中表达......
作者:王永刚;陆满清;李佩瑜;颜志平;刘凌晓;王建华 刊期: 2011- 08
-
Cyclin E和p27kip1在不同时段增生性瘢痕的表达及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增生性瘢痕(HS)成纤维细胞(FB)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E和p27kip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与FB实际所处的细胞周期的关系.方法手术切取32例HS4组: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观察不同阶段HS中CyclinE和p27kip1的mRNA表达,用Westernblot观察两者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个阶段HS中FB的细胞......
作者:唐红梅;王达利;张学军;金文虎;邵蔚;邹安芳 刊期: 2011- 08
-
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配体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移植肝脏内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配体(GITRL)的表达.方法采用Kamada's二袖套法建立从Lewis到BrownNorway(BN)大鼠的肝移植排斥模型为排斥组(n=5),从BN到BN的肝移植模型为耐受组(n=5).术后24h,抽取血液,取肝脏及分离库普弗(Kupffer)细胞,检测肝脏上GITRL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Kupffer细胞上GI......
作者:黄中荣;魏思东;李金政;刘作金;龚建平;余正 刊期: 2011- 08
-
DJ-1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稳定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株的建立
目的构建DJ-1shRNA真核表达载体,获得干扰质粒稳定转染的人肝癌HepG2细胞株.方法合成DJ-1基因干扰序列,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质粒并测序鉴定;干扰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G418(450mg/L)有限稀释法持续筛选8周后,扩增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株;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扩增效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稳定转染细胞......
作者:刘顺芳;刘谨文;易继林;杨志芳;殷茜;李兴睿 刊期: 2011- 08
-
RE-1元件辅助抑制因子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RE-1元件辅助抑制因子(CoREST)在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并探讨CoREST对OA软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取材接受膝关节表面置换的OA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软骨并提取软骨细胞总蛋白,以Westernblot对比CoREST在OA(n=8)和正常软骨(n=8)细胞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培养正常原代软骨细胞,采用针对CoREST设计的敲除siRNACoREST的表达至OA相当水平......
作者:肖军;吴志宏;史占军;金健;赵赞栋;周亚鹏;兰天;邱贵兴 刊期: 2011- 08
-
携带GAD65的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癫痫大鼠
目的将构建好的携带GAD65的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INPCs-GAD65)移植到癫痫大鼠的脑内,观察这些细胞在癫痫大鼠脑内的存活及对癫痫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INPCs-GAD65用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标记后,MRI扫描追踪观察细胞的存活状况;观察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在行为学、脑电图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其分化.结果行1.5TMRI检查,见移植处在T2WI呈低信号改变,移植后7周仍可见......
作者:笱玉兰;朱遂强;陈国华;罗利俊;吴彪 刊期: 2011- 08
-
微透析技术连续监测大鼠肝移植后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体活性
目的观察肝移植后肝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体活性,探讨肝移植免疫排斥对IDO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施行假手术、同品系(SD→SD)及异品系(Wistar→SD)大鼠肝移植各10例.术后在肝内植入微透析探针,连续收集透析液,HPLC测定色氨酸及犬尿氨酸浓度,以表明IDO酶在体活性.结果假手术、同品系及异品系组在术后2周内色氨酸浓度均值分别为97.14、85.71、53.07nmol/L(P<......
作者:孙星;王兆文;巩子君;李涛;裘国强;彭志海 刊期: 2011- 08
-
双特异性单链抗体介导的CIK细胞对结肠癌的体内杀伤作用
目的观察双特异性单链抗体介导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在体内杀伤结肠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将SW1116细胞种植裸鼠后,建立裸鼠结肠癌模型,分为3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CIK细胞及CIK细胞+双特异性抗体,每周治疗1次,共4周,取出肿瘤组织称重,并计算出各组的抑瘤率.结果在体内,CIK组和CIK+双抗组均可抑制肿瘤生长,抑瘤率分别为29.70%和65.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作者:刘洪一;李荣;刘巨超;李力;梁文涛;徐迎新 刊期: 2011- 08
-
Runx2在普通软骨肉瘤及去分化软骨肉瘤中的差异表达
目的检测Runx2在人普通软骨肉瘤及去分化软骨肉瘤的差异表达,探讨Runx2在软骨肉瘤去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普通软骨肉瘤及去分化软骨肉瘤标本中Runx2的差异表达;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软骨肉瘤标本(普通软骨肉瘤20例,去分化软骨肉瘤22例)中Runx2的表达.结果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
作者:王国文;郭卫;汤小东;荣杰生;韩秀鑫 刊期: 2011- 08
动态资讯
- 1 肝干细胞研究方法进展
- 2 猪控制型心死亡供体模型的建立
- 3 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
- 4 转录因子E2F-1对裸鼠人胃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5 肾移植稳定病人淋巴细胞表面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选择素的表达
- 6 微小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7 左氧氟沙星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 8 ret/PTC3基因重排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 9 CD133和骨桥蛋白的表达与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研究
- 10 触珠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1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和运动相关蛋白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2 新型改性左旋聚乳酸的细胞相容性
- 13 人微管蛋白辅助因子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及对肾癌细胞株786-0增殖的影响
- 14 美洲大蠊提取物在微流控装置中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研究
- 15 鼠类自体动静脉瘘模型的研究进展
- 16 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7 臭氧氧化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 18 胸腔镜与开放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应激反应及淋巴结清扫结果的比较
- 19 糖皮质激素对颅脑损伤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 20 乳腺癌特异基因1修饰树突状细胞杀伤效应及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