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乳腺癌患者血清脂联素测定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在乳腺癌患者与非肿瘤女性之间的差异以及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变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脂联素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脂联素在4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和35例非肿瘤女性外周血清中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变与乳腺癌患者绝经前后、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女......
作者:钟秀彩;孔祥顺;李元栋 刊期: 2012- 10
-
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丝氨酸257/苏氨酸261位点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pMKK4)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构建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并比较96例含不同分期的散发结直肠癌、24例结直肠腺瘤及24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pMKK4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MKK4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高水平表达,在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
作者:汪普宁;黄美近;向军;张兴伟;王磊;刘焕亮;汪建平 刊期: 2012- 10
-
淋巴显像及术中γ探测结合专利蓝Ⅴ染色预防腹股沟区切口淋巴瘘
目的应用淋巴显像及术中γ探测结合专利蓝Ⅴ染色探测切口内淋巴结与淋巴管,能在术中及时避免并发现切口内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损伤,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术后切口淋巴瘘的发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均应用核素扫描并专利蓝Ⅴ示踪技术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而对照组不施行该项技术,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淋巴液日均引流量和总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淋巴瘘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4d切口淋巴液总......
作者:张居文;陈萍;杨牟;孙林;车海杰;勇俊;李鲁滨;宋富波 刊期: 2012- 10
-
细胞窖-1的多重调控机制
1953年美国科学家GeorgeEP等在观察细胞内吞过程时发现了存在于内皮细胞上的质膜瓶形内陷小窝,将其定义为细胞窖(Caveolae).后证实Caveolae由鞘糖脂(GSL)、胆固醇、鞘磷脂(SPH)以及糖基锚定膜蛋白组成,其大量存在于内皮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肺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通过蛋白质结构分析,研究者进一步发现Caveolae主要由小窝蛋白1α、1β、2、3蛋白构成,其中主要的是Ca......
作者:陈涛;刘亮;虞先濬 刊期: 2012- 10
-
细胞自噬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细胞自噬又称细胞自我消化,在细胞生长、分化、存活以及维持机体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1].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种肝脏疾病中均有自噬的参与.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噬有保肝作用,而在急性肝损伤过程中,自噬可能有保护和损害双重作用.在肝炎病毒B或C感染过程中,病毒可以诱导自噬增加,还可以逃逸自噬对病毒自身的清除.在α1抗胰蛋白酶(α1-AT)缺乏性肝病患者中,细胞内质网内出现α1-AT突变Z基因(......
作者:佟辉;杨卫平;邱伟华 刊期: 2012- 10
-
胰腺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肿瘤的生长繁殖、侵袭转移性与干细胞的特性基本相似,由此衍生了肿瘤干细胞(CSCs)学说.该学说认为:CSCs是极小部分存在于肿瘤中具有不断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群[1].多数证据认为,CSCs源自正常组织干细胞突变[2].人源性胰腺癌细胞可表达正常胰腺干细胞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K19)、巢蛋白(nestin)、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PDX-1)、波形蛋白(vimentin),进一步支持胰腺肿瘤......
作者:成剑;钱洪威;洪德飞;周伟 刊期: 2012- 10
-
姜黄素类似物EF24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性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反应、抗病毒的作用,具有安全、无显著不良反应的特点,美国国立肿瘤所已将其列为第3代抗癌化学预防药[1-2].但由于姜黄素的吸收效价低,应用剂量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3].Adams等[4]在2004年根据姜黄素的分子结构研究了100余种姜黄素的类似物,这些类似物大都表现了抗肿瘤的作用,其中为突出的是联苯二氟酮......
作者:尹大龙;梁英健;刘连新 刊期: 2012- 10
-
胃癌灶原位移植腹膜转移癌裸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性状鉴定
目的建立胃癌灶原位移植腹膜转移癌裸小鼠模型,鉴定其侵袭转移生物学特点.方法取11只BALB/C裸小鼠,将人MGC-803胃癌组织原位移植于胃窦部,建立裸小鼠人胃癌灶原位移植腹膜转移癌模型.测定裸鼠体质量、血常规,并采用肿瘤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肿瘤增生、凋亡及侵袭转移相关分子标志[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2、bcl-6、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
作者:刘少平;张珏;袁静萍;王群;邵丽华;方敏;李雁 刊期: 2012- 10
-
微型小室法毛囊重建模型的构建
目的构建一种可靠、有效、实用的毛囊重建模型.方法于6只裸鼠背部分别植入4个直径为2.5mm的微型小室,分离新生C57BL/6小鼠皮肤中表皮和真皮细胞,真皮细胞标记后以1∶1比例移植至微型小室内,1周后拆除小室,通过宏观、扫描电镜及组织学观察毛发再生.结果移植后4周,6只裸鼠,24个移植部位均有黑色毛发生长,毛囊重建成功率为100%.冷冻切片荧光检测见毛乳头为红色荧光,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
作者:肖顺娥;胡志奇;姜金豆;苗勇;冯传波 刊期: 2012- 10
-
Beagle犬细菌性下尿路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符合临床模式的细菌性下尿路炎Beagle犬动物模型.方法选用24个月成年Beagle犬6条,随机分为模型组(3条)和对照组(3条),每次模型组采用标准致病菌大肠杆菌(ATCC25922)2.5ml,对照组采用相同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膀胱灌注.模型成功后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实验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鉴定为同型大肠......
作者:何玮;李路;余虓;兰儒竹;王少刚;李家贵;刘继红;叶章群 刊期: 2012- 10
动态资讯
- 1 腔镜模拟器在微创胸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 2 增韧基团——姜黄素酯对前列腺癌细胞体外靶向影响
- 3 携带治疗基因的增殖型腺病毒CNHK300-m干扰素-γ的构建
- 4 盐霉素对乳腺癌转移的抑制作用
- 5 癌胚抗原CEA168~183多表位肽的免疫原性研究
- 6 大鼠癫痫模型与癫痫患者棘波灶的超微结构研究
- 7 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
- 8 椎板间入路Maxmore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9 重组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逆转录病毒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活性的影响
- 10 慢病毒介导MAT2A及2B双重小干扰RNA对肝癌的抑制作用
- 11 大肠腺癌中辅助蛋白同源的磷脂酶基因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
- 12 白细胞介素-37和自噬对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 13 转Survivin基因树突状细胞抗消化道肿瘤的免疫效应研究
- 14 聚焦乳腺癌基础研究的若干热点领域
- 15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受体机制
- 16 三相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方法研究
- 17 铆钉植骨峡部修复重建单椎节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
- 18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研究
- 19 原癌基因N-MYC下游调节基因-2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
- 20 交变磁场介导下半乳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对人肝癌细胞和肝细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