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恶性表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l)基因过表达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恶性表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LRIG1基因重组过表达载体(pEGFP-N1-LRIG1)转染Hep-G2细胞,分别于转染后24、48、72h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
作者:戴劲;肖海兵;石润林;曹磊;陈志强;叶章群 刊期: 2013- 06
-
微小RNA-98在胃癌中表达下调及其对胃癌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98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探针法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32例胃癌中心组织和其匹配的癌旁正常组织及胃癌细胞株中miR-98的表达水平,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转染miR-98模拟物(mimic)提高miR-98表达水平,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结果对32例胃癌组织标本分析,癌中心组织mi......
作者:王进;周建萍;杨巧媛 刊期: 2013- 06
-
水通道蛋白1在大鼠慢传输便秘模型结肠黏膜中的表达
目的建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观察STC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的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变化,探讨其与STC的关系.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STC组(n=16),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慢传输便秘模型成功后,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STC组及对照组大鼠升降结肠黏膜的AQP1mRNA表达.结果STC组大鼠日均粪便质量[(1.279±0.......
作者:李震;郑豪;李国宾;智会;袁维堂 刊期: 2013- 06
-
姜黄素抗胆囊癌GBC-SD细胞增殖效应的研究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的抗增殖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0、10、30、50、70mg/L浓度的姜黄素对胆囊癌GBC-SD细胞24h的生长抑制作用;检测30mg/L浓度的姜黄素在0、12、24、48、72h对GBC-SD细胞的抑制作用.依照MTT结果设立对照组、10mg/L姜黄素组、30mg/L姜黄素组及50mg/L姜黄素组分别作用GBC-SD细胞2......
作者:张银新;李新星;潘独伊;罗琰文;祁玉波;王明俊 刊期: 2013- 06
-
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并鉴定中期因子特异性结合肽
目的筛选并鉴定可与中期因子(MK)特异性结合的短肽.方法以人重组MK蛋白为靶分子,分别从噬菌体随机7肽和环7肽展示库中筛选出与MK蛋白高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定所挑选噬菌体和MK蛋白的亲和力.噻唑蓝(MTT)比色法体外评价该合成短肽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经过3轮淘洗,筛选出的20个阳性克隆与MK蛋白均具有一定结合力,测序并推导出优选的3条线性肽和......
作者:沈建芬;闵丽姗;姚行;钱福初;戴利成 刊期: 2013- 06
-
99m Tc-联肼尼克酰胺-膜联蛋白V活体检测兔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99mTc-联肼尼克酰胺(HYNIC)-膜联蛋白V(AnnexinV)活体检测细胞凋亡的可行性.方法99mTc通过HYNIC标记AnnexinV合成99mTc-HYNIC-AnnexinV.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将1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通过治疗剂量的化疗药物紫杉醇(PAC,n=6),同时建立对照组(C,n=4),分别予化疗前,化疗后24、48h静脉注射99mTc-HYNIC-A......
作者:侍作亮;杨坤兴;陈孝平;张万广;胡斌斌;王峰;张蕴春;卞建民;时开网 刊期: 2013- 06
-
微小RNA-7对人神经母细胞瘤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小RNA-7(miR-7)对神经母细胞瘤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化学合成的miR-7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的介导下,瞬时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细胞中miR-7表达水平;黏附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体外癌细胞游走和侵袭能力;裸鼠转移模型检测体内癌细胞转移能力.结果化学合成miR-7转染神经母细......
作者:张桓瑜;鹿洪亭;董蒨;杨传民;郝希伟;苏南 刊期: 2013- 06
-
缩短型脾酪氨酸激酶促进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
目的探讨缩短型脾酪氨酸激酶[SYK(S)]对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7株人肝癌细胞株和人永生化肝细胞L02中SYK(S)的表达;分别构建SYK(S)过表达的稳定细胞株SMMC7721-SYK(S)和MHCC-97H-SYK(S);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稳定细胞株中SYK(S)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
作者:洪健;唐云强;廖亚帝;王莉;何璐;元云飞 刊期: 2013- 06
-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小干扰RNA纳米脂质体逆转胃癌细胞株顺铂耐药的研究
目的探讨负载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小干扰RNA(siRNA)阳离子纳米脂质体(STAT3/DOTAPC-Lip)逆转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顺铂(DDP)对DDP耐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DDP梯度诱导法构建耐药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DDP,DDP浓度1.0~30.0mg/L;利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测定其耐药指数(RI);采用薄膜挤出法制备STAT3/DOTAP-Lip......
作者:余南荣;许鹏;徐厚巍;李昌宾;刘海鹰 刊期: 2013- 06
-
丹参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时活化转录因子-6α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时活化转录因子-6α(ATF-6α)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的差异表达、丹参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再灌注组(C组)和丹参预处理组(D组).采用无损伤动脉钳钳夹肝蒂,建立肝缺血45min再灌注0、3、12、24、72h模型.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
作者:徐志广;卢绮萍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
- 1 胚胎海马源与上丘源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比较
- 2 冲击波对膀胱癌T24细胞阿霉素通透性的影响
- 3 核医学显像监测整合素受体主被动靶向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 4 整合素α5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5 Rab23基因的siRNA干扰诱导肝癌Huh7细胞凋亡
- 6 微小RNA-93负性调控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逆转大鼠心肌肥厚的分子机制
- 7 hnRNP B1 mRNA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手术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8 高原与平原枪弹伤组织金葡菌增殖情况的关系
- 9 DNA聚合酶θ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 10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 11 腹腔镜术对腹腔内细胞吞噬及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
- 12 基质金属蛋白酶-9rs391824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关系
- 13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乳腺癌细胞株增殖和T淋巴细胞免疫的影响
- 14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表达的研究
- 15 肿瘤特异性T细胞受体转基因T细胞免疫治疗
- 16 白三烯C4增强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迁移及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 17 家犬无搏动供体心脏耐受热缺血时限的研究
- 18 唾液酸化路易斯抗原X ssDNA适配子的筛选与鉴定
- 19 动物实验探讨胃食管喉气管反流
- 20 体内筛选骨肉瘤血管内皮特异性结合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