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微小RNA-21的作用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微小RNA(miRNA,miR)-2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40只Wistar大鼠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进行左室重量指数、心肌胶原容积分数、miRNA-21及MMP-2mRNA表达测定.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左室重量指数、心肌胶原容积分数、梗死周边区miR-21、MMP-2mRNA的表......
作者:李黎;法宪恩;孙利强;张丽华 刊期: 2015- 02
-
七氟烷对不同缺血时间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中不同缺血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60、90和120min3组,在再灌注开始时吸入1.0小肺泡浓度(MAC)七氟烷进行后处理.再灌注24h后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后计算脑梗死容积.结果60、90和120min缺血导致的脑梗死容积分别为26.35%、42.65%和50.02%.在90min组,七......
作者:王俊宽;周辉;陈若琨;魏新亭;刘献志 刊期: 2015- 02
-
UC001kfo对肝癌细胞细胞骨架蛋白表达的调控效应
目的观察新基因UC001kfo对肝癌细胞细胞骨架蛋白表达的调控效应.方法以肝癌细胞株HepG2为细胞模型,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UC001kfo-pCDNA和pCDNA转染至HepG2细胞内,分为UC001kfo-pCDNA、pCDNA、HepG2组,每组设3个复孔,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UC001kfo、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及......
作者:潘延凤;郑岩;秦涛;张耀丹;伍孝贤;李花花 刊期: 2015- 02
-
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老年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老年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老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血组,每组20只,建立全脑缺血模型.缺血后第2~7天应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行为学检测完成后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经心脏灌注后取脑制作石蜡切片,分别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剩余10只大鼠冰上断头......
作者:冀翔宇;刘然;王世端;宋建防;周赞宫;董河;贾彦芳 刊期: 2015- 02
-
表皮干细胞仿生膜对毛囊细胞修复创面的影响
目的选择新生1d大鼠表皮干细胞(ESCs)接种在胶原修饰几丁质膜(C-CBM),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覆盖物,评估其修复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将16只裸鼠随机分4组(n=4):Ⅰ型胶原组(A组)、几丁质膜组(B组)、几丁质膜+ESCs组(C组)和Ⅰ型胶原修饰几丁质膜+ESCs组(D组),制备裸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术后定期取材,组织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4和CD20......
作者:粱蓉;沈雁;戴丽冰;李孝建;刘志河;熊喜峰 刊期: 2015- 02
-
低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等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低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等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8周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运动组与非运动组,运动组给予低强度跑台运动训练2个月,非运动组同等条件下饲养2个月.2个月后经心脏穿刺抽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EPCs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eNOS、血管内......
作者:周武;刘国辉;杨述华;米博斌;陈熹 刊期: 2015- 02
-
过表达免疫负调控分子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8样蛋白2对人甲状腺癌细胞FTC-133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8样蛋白2(TIPE2)过表达对甲状腺癌细胞FTC-133增殖、凋亡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进行瞬时转染和G418筛选法构建TIPE2基因稳定转染甲状腺癌细胞FTC-133;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24、48、72h的细胞增殖,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膜联蛋白V(AnnexinV)/碘化丙锭(PI)法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
作者:郭欣;吴志宇;陈春悠 刊期: 2015- 02
-
封闭负压创面治疗对猪肢体高压电烧伤炎性反应及创面血管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创面治疗对猪肢体高压电烧伤炎性反应及创面血管化的影响.方法4只雌性巴马小型猪(8后肢)制成后肢跗关节内侧高压电烧伤模型.随机分为换药组(A组)、封闭负压创面治疗组(B组),换药组用活力碘油纱换药,于伤前、伤后30min、1、3、6、9d测量肢体周径;于伤前、伤后30min、6h、1、3、6、9d取外周静脉血检测白细胞计数;于伤前、伤后1、3、6、9d分别取肌肉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
作者:栾夏刚;陈斓;柯玲玲;阮琼芳;阮晶晶;谢卫国 刊期: 2015- 02
-
小干扰RNA沉默Kruppel样转录因子8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RNA)沉默Kruppel样转录因子8(KLF8)基因对胃癌细胞MKN-28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KLF8的小干扰RNA(si-KLF8),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和Westemblot技术检测转染后胃癌细胞中KLF8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转染24、48、72h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应用Transwel......
作者:陆建华;李茂岚;江林;吴向嵩;吴文广;董平;顾钧;毕建威 刊期: 2015- 02
-
阿司匹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TL,n=16)行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及生理盐水术前灌胃7d;阿司匹林处理组(ASA,n=16)于MCAO前7d开始经胃管给予阿司匹林30mg/(kg·d);另设立假手术组(Sham,n=8).脑缺血90min后恢复血流,于MCAO后24h处死大鼠,测定上述3组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
作者:王钟兴;黄雄庆;刘卫锋;陈图锋 刊期: 2015- 02
动态资讯
- 1 下胸椎侧前方椎体钉内固定置入点的相关解剖学测量
- 2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
- 3 CD24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意义
- 4 转化生长因子-β1因子在小肠移植物中的表达及意义
- 5 局部用呋塞米治疗兔创伤性脑水肿的研究
- 6 微创内固定系统与动力髁螺钉固定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 7 多烯紫杉醇免疫脂质体对结肠癌细胞的靶向放射增敏作用
- 8 膀胱癌细胞RT4和253J中转移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及意义
- 9 糖皮质激素对伽玛刀术后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 10 枸橼酸氢钾钠防治尿石症研究进展
- 11 草酸钙尿石症患者肾组织γ-谷氨酰基羧化酶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及其活性研究
- 12 一氧化氮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3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
- 14 乳腺癌易感性与CYP19基因rs4646、rs1008805多态性的相关性
- 15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合物修饰四氧化三铁纳米团簇在小干扰RNA运输的应用
- 16 基因靶向抑制反义生存素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17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静脉性溃疡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18 术中快速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方法的研究
- 19 椎间盘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Meta分析
- 20 三磷酸腺苷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肌源性干细胞凋亡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