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年第2期文章
  • 联合检测诱骗受体-3和白细胞介素-17在人脑胶质瘤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诱骗受体-3(DcR-3)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连续收集90例胶质瘤患者及脑外伤患者1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DcR-3和IL-17浓度,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脑组织中的DcR-3和IL-17蛋白的表达.结果胶质瘤患者DcR-3和IL-17在不同的性别、年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魏德;魏成斌;黄绍松;洪文瑶 刊期: 2015- 02

  • 微小RNA-126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微小RNA-126(miR-12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可能调控的靶基因.方法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75例患者食管鳞癌组织和其匹配的癌旁组织中miR-126的表达水平,应用软件预测miR-126的靶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靶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在食管鳞癌细胞中提高或降低miR-126表达水平,验证其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对75组配对标本分析,癌组......

    作者:李浩淼;孟凡宇;马军;于永魁;华胸怀;秦建军;李印 刊期: 2015- 02

  • 前列腺癌组织中聚集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聚集素(Cluster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lusterin在4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4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lusterin在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7%和87.5%,前列腺癌组织中Cluster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Clusterin阳性表达与......

    作者:赵小磊;侯俊清;杜信毅;徐文超;徐卫波;赵振华;刘辉;常俊锴 刊期: 2015- 02

  • 微小RNA-146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46a在骨肉瘤中表达的意义和miRNA-146a对骨肉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骨肉瘤标本和癌旁组织中miRNA-146a表达量,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质粒转染miRNA-146a进入骨肉瘤细胞TE85中,检测转染后细胞活性、细胞凋亡和细胞中YY1、Fas蛋白的表达.结果癌旁组织和骨肉......

    作者:李杰;刘涛;杜振宁;蔡腾;张丰泉 刊期: 2015- 02

  • S100钙结合蛋白A13和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S100钙结合蛋白A13(S100A13)和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方法检测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正常甲状腺组织中两者的表达,比较两者在两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S100A13的表达阳性率为93.3%(56/60),在甲状......

    作者:涂华华;陈先祥;程彩涛;冯勇;张林菲;曾天才;蔡庆和 刊期: 2015- 02

  • 肿瘤嗜神经浸润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害是癌细胞可以脱离原发部位向远处转移[1].肿瘤转移是癌细胞与微环境作用的结果,例如炎性细胞通过分泌炎性因子促进肿瘤的转移,免疫细胞对肿瘤的监视以及调节功能等[2-3].肿瘤转移方式主要包括血管转移、淋巴管转移以及直接种植.然而另一种转移途径常被忽略,即肿瘤细胞通过外周神经进行迁移,称为嗜神经浸润(PNI).PNI在多种肿瘤中已有报道,尽管认为其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但PNI的发生......

    作者:徐光辉;丰帆;张磊;柰超;肖书傲;张洪伟 刊期: 2015- 02

  • 生长停滞特异基因6概况及其在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1988年,Schneider等[1]从小鼠生长停滞成纤维细胞的高表达基因中筛选出了生长停滞特异基因6(Gas6),为生长停滞基因家族增添了新成员.生长停滞基因是细胞在生长停滞期高表达的一类基因.Gas6蛋白具有调节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及凋亡等功能[2].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Gas6参与许多病理过程,包括炎症、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等[3].因此有许多以Gas6为治疗靶点的研究展开,其中一项研究结......

    作者:武桂铃;蒋帅;李悦;辛振龙;张静波;屈延;杨阳 刊期: 2015- 02

  • 鼠类自体动静脉瘘模型的研究进展

    透析用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生命线”.截至目前仍缺少不同透析血管通路类型间对比的随机对照研究[1].从1960年Quinton等[2]成功建立第1个动静脉外瘘,到1966年Brescia等[3]创立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的金标准,再到人工血管透析通路的应用,透析用血管通路得以不断改进和发展.如何维持其远期通畅率仍是长久以来的难题.Al-Jaishi等[4关于白体动静脉瘘通畅率新的......

    作者:姚辰亮;郁正亚 刊期: 2015- 02

  • 多聚赖氨酸树状大分子研究进展

    多聚赖氨酸是一类重要的聚氨基酸,因其独特的结构与特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环境、电子产品等领域.树状大分子是近年研究发现的新型分子,被称为继线性、交联、支链聚合物后的第4种结构类型的高分子.多聚赖氨酸树状大分子(DGL)结合了多聚赖氨酸与树状大分子的优点,因其结构及分子大小的可控性,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

    作者:刘平;马旋;傅德皓 刊期: 2015- 02

  • 裸鼠原位高转移胰腺癌模型的建立

    目的研究一种成功率高、转移率高的人胰腺癌原位动物造模方法.方法将MIAPaCa-2细胞接种到裸鼠的皮下,待其成瘤后,再将皮下瘤块无菌条件下取出,原位种植到30只裸鼠胰腺尾部,于4、6、8周分批处死裸鼠,进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研究裸鼠胰腺原位成瘤率达100%,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发现4、6、8周裸鼠原位成瘤的胰腺癌细胞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为低分化胰腺癌细胞.镜下证实原位植瘤后4......

    作者:张毓青;徐新生;崔乃强 刊期: 2015- 02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