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级别恶性脑胶质瘤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表达差异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不同级别恶性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胶质瘤恶性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1例Ⅱ级脑胶质瘤组织标本、14例Ⅲ级脑胶质瘤组织标本、9例Ⅳ级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和16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IGFBP-3的表达水平.结果Real-timePCR方法显示IGFBP-3在正常脑组织标本及Ⅱ、......
作者:薛贵生;扈玉华;吴建梁;刘兵 刊期: 2015- 05
-
胆道恶性肿瘤中单胺氧化酶-A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胆道恶性肿瘤(BTC)中单胺氧化酶-A(MAO-A)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人BTC细胞株中分别瞬时转染MAO-A表达质粒及空白质粒;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分别与前述各组转染质粒的BTC细胞株共培养48h,采用Westernblo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巨噬细胞表达免疫效应蛋白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以重组人干扰素......
作者:赖佳明;陈健聪;陈伟;张朝晖;黄力;梁力建 刊期: 2015- 05
-
微小RNA-138-5p靶向调控波形蛋白影响胰腺癌PANC-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38-5p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原发胰腺癌组织、胰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miR-138-5p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miR-138-5p慢病毒过表达载体(lv-miR-138-m)及抑制载体(lv-miR-138-i)分别感染胰腺癌PANC-1细胞,细胞划痕实验、......
作者:喻超;孙诚谊;陈美源;肖杰;黎志鹏;江建新 刊期: 2015- 05
-
凤尾草总黄酮治疗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目的观察凤尾草总黄酮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58只,腹腔注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辅以免疫佐剂制备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凤尾草低中高剂量组、普适泰组,每组8只,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及相应药物,连续给药30d,观察大鼠体质量及前列腺湿重变化及免疫器官重量变化,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并应用酶联免......
作者:代光成;杨金辉;王瑞涛;周焱;刘江云;薛波新 刊期: 2015- 05
-
慢病毒介导稳定过表达ADP核糖化因子鸟苷酸激酶1可促进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和迁移
目的观察ADP核糖化因子鸟苷酸激酶1(ASAP1)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过表达ASAP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LV-ASAP1-GFP,感染胃癌SGC7901细胞株,经过筛选,建立稳定过表达ASAP1基因的胃癌SGC7901细胞株.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ASAP1基因mRNA与蛋白表达量,噻唑蓝(MTT)......
作者:范永刚;王伟;姚国良;封冰;张贝克;解刚强 刊期: 2015- 05
-
人胰腺癌干细胞化疗耐药性及其微小RNA-200c的表达
目的检测人胰腺癌干细胞的化疗耐药性及微小RNA-200c(miR-200c)的表达.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在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分选出CD24+CD44+ESA+细胞,通过NOD/SCID小鼠异种移植成瘤实验证实其肿瘤干细胞特性.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FACS技术检测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细胞中miR-200c的表达......
作者:马超;丁月超;黄长山;王谦;余伟;黄涛 刊期: 2015- 05
-
糖尿病大鼠盂肱关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盂肱关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取体质量为240~260g之间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两组,即模型组(10只)和对照组(5只).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将其与对照组一起处死,取肩袖间隙的滑膜组织,对其进行染色和评估.VEGF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测定.血管密度通过滑膜组织的CD34免疫反应测定.结果模......
作者:张宇明;郝永壮;高刚;卫小春 刊期: 2015- 05
-
改性壳聚糖复合麻油蜂蜡海绵敷料保湿性与创面愈合的关系
目的测定改性壳聚糖麻油蜂蜡海绵的物理性质评估其保湿性,观察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测定纱布(A)、改性壳聚糖麻油蜂蜡无纺布(B)、改性壳聚糖海绵(C)、改性壳聚糖麻油蜂蜡海绵(D)4种敷料的吸水、失水、透气速率,并计算吸水率及水蒸气透过率(WVTR).将12只SD大鼠背部两侧对称部位造成两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组,并分别用A、B、C、D4种敷料每隔2d换药,于第1、7、14、......
作者:邹新华;鄢丽;祝友鹏;祝鑫红;李恭弛;李炳辉 刊期: 2015- 05
-
软骨微粒复合仿生溶胶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目的探讨软骨微粒复合Ⅱ型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COLⅡ/HA/CS)仿生基质溶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可行性.方法从5个月龄贵州小香猪关节获取软骨微粒,用不同孔径的微粒筛过滤后分别培养,在1、3、7d观察软骨细胞脱落、增殖;将COLⅡ/HA/CS按质量比8.0∶1.5∶0.5配置成终质量浓度为10g/L的仿生溶胶,观察成胶效果;选用增殖能力强的软骨微粒,按5×107/L与溶胶混合,培养1周......
作者:朱长宝;王富友;刘俊利;任翔;裴颖;唐洪;杨柳 刊期: 2015- 05
-
DNA甲基化调控肺腺癌微小RNA-145表达的分子机制
目的观察肺腺癌组织中微小RNA(miRNA,miR)-145基因启动子区域各个胞嘧啶-磷酸-鸟嘌呤基序(CpG)岛的甲基化情况,探讨DNA甲基化在肺腺癌中调控miR-145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用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C)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H1975进行处理,比较miR-145的表达变化.收集手术切除的肺腺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共20对,应用甲基化DNA定量分析平台和半定......
作者:夏文杰;游庆军;王洁;毛启星;董高超;许林;蒋峰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消退素E1对急性肺损伤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 2 小鼠肝星状细胞对肝脏干细胞增殖及代谢的影响
- 3 人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HLA-Ⅰ类分子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的多参数预测
- 4 Src激酶和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磷酸化在大鼠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
- 5 兔移植静脉重塑过程中凋亡及增殖的时间特性
- 6 针刺配合中西药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 7 腹腔镜下Marlex网片水平捆扎胃体对犬体重的影响
- 8 前列地尔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 9 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在基因转染人树突状细胞中的研究
- 10 B细胞异位基因-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1 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NFKBIA及SREBF2的表达
- 12 bcl-2反义寡核苷酸增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对顺铂的敏感性
- 13 miRNA-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4 半乳糖凝集素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及在小鼠胰腺星状细胞中的表达
- 15 信号素3A对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调节作用
- 16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研究
- 17 一种新的动物离体肺灌注模型的建立
- 18 核定位信号肽在异种移植动物模型转人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基因小鼠制备中的作用
- 19 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消退分级的预测因素研究
- 20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