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前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张卫红;张敏;唐恒涛;吴学建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 前路椎间融合术, 微创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腰椎前路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共76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7 ~ 72岁,平均年龄52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分别行小切口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以及传统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卧床天数、住院天数、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定期复查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并用术后3个月MRI检查手术节段冠状面影像多裂肌,应用平手术节段直径2 cm圆形面积内T2弛豫时间,评价融合节段多裂肌损伤情况.术后末次随访临床结果评定采用末次随访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按改良MacNab分级进行评定.结果 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ALIF组38例,手术切口长度4~10 cm[(6.5 ±2.1)cm],平均术中出血量50 ~ 150 ml[(90.8 ±28.1) ml],手术时间65 ~ 130 min[(75.2±11.5) min],术后卧床1~4 d[(2.1±0.3)d],住院时间4~10d[(5.1±1.8)d].术中腹膜撕裂5例,术中即时予以缝合修补;术中腰升静脉撕裂1例,术中立即银夹止血;术后腹胀6例,术后2~3d缓解.术后半个月ROI-A融合器脱位1例,给予外固定3个月,直至骨性融合.术后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逆向射精等并发症.7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26个月,平均6.3个月,术后腰腿痛症状明显缓解.末次随访时腰椎X线及CT示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5例获可疑融合,融合率为93.4%.末次随访时疼痛的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改良MacNab分级评定优良率ALIF组为92.1%,传统PLIF组为94.7%.术后3个月ALIF组12例患者接受腰椎MRI手术节段扫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直肌旁小切口腹膜外间隙入路联合自锁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避免了腰椎后方结构的破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