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尿苷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为主化疗方案不良反应的关系
徐静;朱海涛;邵茜雯;高雯
关键词:尿苷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A1, 基因多态性, 伊立替康
摘要:目的 探讨尿苷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A1(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实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外周血中抽提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法分析67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UGT1A1*28和UGT1 A1*6基因多态性.记录接受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程度以及发生率的差异.UGT1A1* 28突变型TA6/7和TA7/7中出现3~4级腹泻9例(56.3%);3~4级血小板减少7例(43.8%),均高于野生型(25.5%、13.7%).UGT1 A1*6突变型G/A+ A/A中出现3~4级腹泻12例(50.0%);明显高于野生型组(11.6%).结果 67例患者中,UGT1A1 * 28基因启动子区TA序列呈6次重复的野生型(TA6/6)有51例(76.1%),TA序列6次和7次重复的杂合突变型(TA6/7)有12例(17.9%),TA序列7次重复的纯合突变型(TA7/7)有4例(6.0%).UGT1 A1 * 6基因型为野生型(G/G)有43例(64.2%),杂合突变型(G/A)有18例(26.9%),纯合突变型(A/A)有6例(9.0%).UGT1A1* 28突变型TA6/7和TA7/7中出现3~4级腹泻9例(56.3%);3~4级血小板减少7例(43.8%),均高于野生型(25.5%、13.7%).UGT1A1*6突变型G/A+A/A中出现3~4级腹泻12例(50.0%);明显高于野生型组(11.6%).突变型和野生型组之间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恶性肿瘤患者中,UGT1A1 * 6位点突变型增加发生3级以上腹泻;UGT1A1* 28位点突变型增加发生3级腹泻和血小板减少的风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