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年第04期

血小板裂解液替代胎牛血清培养间充质干细胞

华杰;龚健;何志刚;徐斌;杨庭松;宋振顺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人血小板裂解液, 增殖, 表面标记, 分化
摘要:目的 观察人血小板裂解液(HPL)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的形态、增殖、表面标志、诱导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足月妊娠产妇脐带血,离心后收集血沉棕黄层及血清按4∶1混合后-20℃冻存,反复冻融2次后制成HPL,按10%比例加入培养基.分离获得UC-MSCs,在含10% HPL或10%胎牛血清(FBS)的培养基中培养,比较培养30 d所获得的累积倍增级、大传代代数所获得的细胞数及第3代细胞6孔板中培养6d所获得的细胞量;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PL对培养细胞的表面标志的影响;观察HPL对培养细胞的成骨、成脂及成软骨诱导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HPL或FBS培养的UC-MSCs形态相同,均为长梭形,传至第3代形态无明显改变.在HPL或FBS中培养30 d所获得的累积倍增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L培养的细胞在第10代的细胞量[(7.5±0.4)×106个]明显多于10% FBS组[(4.3±0.2)×106个];第3代UC-MSCs在6孔板培养6d后,HPL组所得细胞数明显多于FBS组(P<0.05).流式结果显示,UC-MSCs表面高表达CD44、CD73、CD90、CD105,不表达或低表达CD11b、CD19、CD31、CD34、CD45及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HLA-DR).与10% FBS培养的UC-MSCs比较,10% HPL培养并未影响其表面标记的表达.HPL或FBS培养的UC-MSCs均能进行三系诱导分化,其分化能力无明显差异.结论 HPL可以代替FBS来进行培养和扩增UC-MSCs.在保持其形态、表面标志、分化能力不变的情况下,UC-MSCs在HPL环境下增殖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