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1年第07期

射频消融肝脏膈面致膈肌损伤的研究

高君;王剑峰;孙文兵;孔健;陈红;谢燕

关键词:射频消融, 肝脏, 膈肌损伤, 病理学
摘要: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RFA)膈下肝脏导致膈肌损伤的病理改变及其转归.方法 10只新西兰白兔的膈下肝脏行开腹RFA,制作膈肌损伤模型.RFA后1周和4周行腹部增强CT检查.第2次增强CT后处死兔,行大体标本和病理学观察.结果 RFA后即刻观察,见膈肌损伤区呈暗灰色,边缘呈灰白色,与正常膈肌分界清晰;膈肌损伤区面积为(0.89±0.19)cm2;无膈肌穿孔发生.RFA后1周和4周增强CT,无胸水、腹水、膈肌穿孔等征象.RFA后4周大体标本检查,膈肌损伤区域瘢痕形成,边缘明显肥厚;损伤膈肌与肝消融灶表面紧密粘连;瘢痕区面积为(0.73±0.17)cm2,无膈肌穿孔.病理学检查,膈肌损伤区肌纤维完全消失,纤维组织代偿性增厚;膈肌损伤区边缘肌纤维数目减少,排列紊乱;肌间隙纤维组织轻度增生,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膈下肝脏RFA可致膈肌全层损伤,但这种损伤可通过瘢痕修复,不会发生膈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