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肝移植围手术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检测及临床价值
姜华;杨扬;杨林;李华;陆敏强;蔡常洁;张琪;姜楠;黑子清;陈规划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肝移植, 外周血, 单核细胞, 恩替卡韦
摘要:目的 观察肝移植围手术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监测肝移植受体体内HBV存在及活动状态中的价值.方法 2007年8月至2007年12月20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肝移植受体给予口服恩替卡韦联合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作为HBV再感染的预防方案,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周、4周、12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ER法检测血清HBV DNA、PBMC内HBV DNA.结果 术前1 d、术后1周、4周、12周PBMC内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85.0%(17/20)、45.0%(9/20)、45.0%(9/20)和40.0%(8/20),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1周以后阳性率无显著变化;围手术期PBMC内HBVDNA定量均值分别为104.07±2.07、101.69±1.96、101.15±1.72和101.30±1.63拷贝/106细胞,同样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随术后时间的延长,下降趋势越来越缓慢,术后4周后定量值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血清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0.0%(14/20)、25.0%(5/20)、5.0%(1/20)和0;血清HBVDNA定量均值分别为103.27±2.54、100.91±1.63、100.23±0.98和0拷贝/106细胞.结论 肝移植术后PBMC内HBV DNA迅速转阴并维持在同一稳定水平.PBMC内HBV DNA定量检测似乎较血清HBV DNA能更好的反映肝移植围手术期体内残存病毒的存在及活动状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