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从临床角度看膀胱肿瘤的基础研究进展
鲁功成;邢毅飞
关键词:临床, 膀胱肿瘤, 膀胱癌, 癌早期诊断, 端粒酶活性, 尿脱落细胞学, 微卫星不稳定性, 雄激素受体基因, 检测, 表达率, 杂合性缺失, 微卫星改变, 分子生物学, 多态性标记, 短串联重复, 病理学检查, 膀胱冲洗液, 自然病程, 肿瘤复发, 细胞分析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对膀胱癌的研究日益深入,膀胱癌的自然病程是一个基因事件。从临床角度讲,令人关心的是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判断和治疗,纵观近年从分子水平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也启示着今后进一步深入探索的方向。 一、膀胱癌的早期诊断 从患者尿脱落细胞分析其基因表达的改变,以期做出早期诊断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以下可能是较有前景的几项检测指标。 1.端粒酶:端粒酶的活化可能是细跑永生化或恶化的共同通路,Hoshi等首先报道了膀胱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表明其表达率为90%。有学者认为端粒酶活性在膀胱癌发生的早期即被激活,该酶活性可能是膀胱癌早期诊断和预测肿瘤复发有用的标记物。另有资料表明,在对膀胱癌,尤其是低分级肿瘤的检测中,尿液和膀胱冲洗液中端粒酶表达率的检测优于传统的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可明显提高膀胱癌的诊断及术后随访的精确性。 2.微卫星DNA或称短串联重复: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种新的DNA标记系统,作为遗传多态性标记得到广泛应用。Mirella的研究显示雄激素受体基因内CAG重复单位的改变与膀胱癌有关。大多数膀胱癌至少存在一种微卫星改变,该法对膀胱癌的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而其敏感性较尿脱落细胞学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I)和杂合性缺失(LOH)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的一种方法,具有无创、快速、廉价等优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