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原发性肝细胞癌分化程度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关系
吴亚光;吴泰璜;刘洪俊;穆庆岭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 癌分化程度,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肿瘤细胞, 秩和检验, 表达差异, 阳性, 肝组织, 阴性对照, 染色强度, 肝内转移, 肝癌, 游离, 样本, 细胞数, 细胞膜, 平台期, 浓度, 颗粒
摘要: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 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及癌旁组织(PCHT)中的表达,探讨其与HCC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观察一氧化氮(NO)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标本:随机取我院1996~1999年手术切除的肝脏标本共50例,HBsAg均为阳性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均为HCC,其中30例有PCHT。取肝破裂伤患者肝组织8例为正常对照。将HCC标本按Edmondson's标准分级。i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按ABC法操作。同时设置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 2.结果判定:i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细胞膜/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染色结果综合染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两个方面进行半定量分析,分别评分0~3分。染色强度:阴性为0分;浅黄色但明显高于阴性对照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阳性细胞数≤1/ 3为1分;1/3~2/3为2分;≥2/3为3分。根据两项指标相加分数划分为4级:0~1分为“-”;2分为“+”;3~4分为“”;5~6分为“”。 3.统计学处理:HCC和PCHT的iNOS表达程度比较采用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HCC各级间采用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做多个样本间的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 二、结果 iNOS广泛存在于正常肝细胞、PCHT细胞、枯否氏细胞及HCC部分细胞中。在正常肝组织和肝硬化组织中iNOS为细颗粒均质性表达于胞浆中,细胞膜上偶见,前者为弱表达,后者为强表达,胞核内及间质细胞内无iNOS表达。在HCC细胞中iNOS的表达差异较大,从弱至强均可见到,部分癌细胞中甚至无表达,iNOS以细或粗颗粒状存在。HCC和PCHT中iNOS的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即前者明显低于后者(表1)。Edmondson's分级中 Ⅰ级HCC中iNOS表达明显高于其他3级,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Ⅱ、Ⅲ、Ⅳ 3级iNOS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2)。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肝组织中,iNOS的表达为弱阳性,说明iNOS催化产生的NO与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关。HCC中iNOS的表达较PCHT中的表达为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有研究证明肿瘤组织中NO产生的大量有一个平台期,这时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强,平台期之后,随着NO产生量的下降,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能力随之崩溃,肿瘤则发生转移和扩散[1]。以上观点与临床所见的小肝癌多有包膜,而未发生肝内转移前生长较慢,而一旦包膜被浸润,发生肝内转移后生长明显增快的现象相符。而不同分级的肝癌组织中iNOS 表达水平不同也可能和游离的HBsAg有关。 PCHT和Ⅰ级HCC中HBV与宿主DNA整合较少,故游离的HBs Ag浓度高,iNOS的表达强,NO产生多,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在Ⅱ、Ⅲ、Ⅳ级 HCC中,由于游离的乙肝病毒(HBV)较少,而细胞表型和基因型的突变机率高(包括iNOS基因) 。iNOS的表达弱,NO的产生较少,对HCC的抑制减弱,故HCC的恶性程度高,生长较快。已知 NO对细胞的生长具双向的生物效应,即低浓度时能够抵抗氧化损伤,从而保护肿瘤细胞。但当NO浓度提高时能够增强其对细胞的杀伤作用[2,3],与本研究中Ⅰ级HCC中iNOS表达强、生长慢,其他3级中iNOS表达弱而生长较快相符合。本研究结果提示,NO可能是机体抗肝癌免疫的组成部分,正确诱导iNOS,合理利用其催化产物NO将对肝癌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