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1年第02期

外源性胃泌素在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

王和明;张泰臻;黄水清;丁航;李义生;袁爱华;张群华;张延龄

关键词:外源性, 胃泌素, 胃癌细胞株, 丙谷胺, 培养液, 小牛血清, 对照组, 胃癌细胞凋亡, 细胞的增殖, 细胞浓度, 比色分析法, 吸光度值, 百分率, 质量分数, 增殖作用, 体积分数, 联合应用, 十二烷基硫酸钠, 培养板, 磷酸盐缓冲液
摘要:我们应用MKN45胃癌细胞株通过四唑蓝(MTT)比色分析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胃泌素在细胞增殖、凋亡中的作用,同时观察丙谷胺对胃泌素的拮抗作用,并与5-氟尿嘧啶(5-Fu)作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细胞培养:MKN45胃癌细胞株(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提供)培养于RPMI 1640培养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10%小牛血清,置37 ℃5%CO2恒温培养箱,隔天换液,3 d传代。  2.试剂配制及实验分组:用5%的小牛血清的1640液将胃泌素(上海丽珠东风生物技术公司)配为25 mg/L浓度,丙谷胺(江苏金坛制药厂)浓度为32 mg/L,5-Fu浓度为10 mg/L。实验共分5组:空白对照组、胃泌素组、丙谷胺组、胃泌素+丙谷胺组和5-Fu组。  3.MTT比色分析法:取传代后72 h的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的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1× 108个/L,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100 μl,待细胞贴壁后弃去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加5 %小牛血清培养液100 μl,胃泌素组加胃泌素液100 μl,丙谷胺组加丙谷胺液100 μl ,胃泌素+丙谷胺组二者各加50 μl。5-Fu组加5-Fu液100 μl,每组设8个复孔,培养72 h,结束培养前6 h加质量分数为5%MTT(Sigma公司)20 μl/孔,继续培养6 h,离心,弃上清,每孔加质量分数为2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100 μl,震荡5 min,室温30  min后,在酶标仪上测定57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A)。  4.流式细胞术:传代后72 h细胞用含体积分数为10%小牛血清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1×10 9个/L,接种于6孔培养板,每孔1.2 ml,细胞贴壁后弃去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加5%小牛血清培养液2.0 ml,胃泌素组加胃泌素液2.0 ml,丙谷胺组加丙谷胺液2.0 ml,胃泌素+丙谷胺组二者各加1.0 ml。培养48 h后,分别收集每孔细胞,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2次,2 ml 1640液制成细胞悬液,测定前离心弃上清,碘化丙啶(PI)染色,ANNEX IN-V(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标记,测定凋亡细胞百分率。  5.统计学方法:两组间吸光度值采用t检验;凋亡百分率采用U检验。  二、结果  1.胃泌素对MKN45胃癌细胞的增殖作用:对照组吸光度A值为0.561±0.056;胃泌素组为0.767±0.065与对照组比较,MKN45增殖作用明显加快;丙谷胺组0.556±0.040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泌素联合应用丙谷胺可抑制细胞的增殖[A值为0. 583±0.032,与胃泌素组比较,P<0.01,但不如5-Fu (0.453±0.045)强( P<0.01)]。   2.胃泌素对MKN45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胃泌素对MKN45细胞的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胃泌素组细胞凋亡百分率仅为1.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8%(P<0.01),联合应用丙谷胺后凋亡增加(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