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1年第02期

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顾晴;何建国;程显声

关键词:缺血后再灌注, 灌注肺, 损伤动物模型, 肺损伤, 制作方法, 实验动物, 肺组织损伤, 组织器官, 肺动脉, 主动脉瘤手术, 肢体手术, 肺栓塞, 腹主动脉瘤, 肺血管, 血管夹, 肢体缺血, 血运重建, 手术操作, 缺血时间, 慢性模型
摘要: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是指肺组织或其他组织器官遭受一定时间缺血后恢复血液灌流(再灌注),肺组织损伤程度迅速增剧的病理现象。根据缺血组织器官的不同,再灌注肺损伤可分为两大类病因,一类是肺血管缺血后再灌注产生的肺组织损伤,如肺栓塞溶栓治疗、肺血栓内膜切除术、心肺移植术等;另一类为肺外组织器官缺血后再灌注导致肺组织损伤,如肢体手术、腹主动脉瘤手术等。由于血运重建后,反而引起肺组织损伤加重,有悖于治疗目的,因此开展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研究和防治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建立良好的动物模型又是研究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发病机制和评价药物防治的基础。现结合有关文献,就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作一介绍。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  目前用于制作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实验动物主要是大鼠和犬,其次是家兔和猪。大鼠价格低,易于饲养管理,但体积小,手术过程中易损伤其他组织器官,操作困难,国外使用显微外科器械制作大鼠模型。家兔亦较价廉,较大鼠容易手术操作,但较脆弱,术中易猝死,不能耐受慢性模型的制作过程。犬和猪等大动物易于实验外科手术操作,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多次采血、多项指标测定,可用于制作急慢性模型,美中不足的是所需费用较高。  二、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1.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动物模型:此类模型主要是为研究和防治肢体手术及腹主动脉瘤手术后再灌注肺损伤而建立的。具体方法为用无创血管夹夹住实验动物股动静脉,并在其下方用橡皮止血带环扎肢体,经数小时后撤去血管夹和止血带,恢复下肢血流[1],或用无创血管夹夹住实验动物肾动脉以下的腹主动脉使下肢缺血后再恢复血流[2],这两种方法均可制成肢体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动物模型。由于缺血时间长会造成肢体坏死,故制作的动物模型缺血时间不超过4 h,均属急性模型。  2.肺血管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动物模型:肺血管缺血多见于肺动脉血栓栓塞。既往有人用血栓注入法制作急性肺栓塞模型[3]、用口服凝血酸法制作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模型[4]。这两种模型虽然在病理上接近临床肺栓塞,但形成的肺内栓子弥散、栓塞部位不固定,取栓即血运重建困难。因此这两种方法不适于制作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国外常采用结扎或钳夹肺动脉、气囊堵塞肺动脉以及经导管用异物封堵肺动脉的方法制作肺血管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动物模型。现将各种方法分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