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分子机理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王红阳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分子, 机理研究, 功能蛋白, 黄曲霉毒素, 感染, 肿瘤细胞, 细胞周期进程, 活性, 基因组, 增殖失控, 诱发因子, 生物治疗, 发病, 信号转导途径, 复发, 编码, 医学工作者, 相对重要性, 细胞染色体
摘要:肝细胞性肝癌(HCC)是常见的一种肝癌,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占全球45%。且近年来,我国肝癌发病率上升,严重危害劳动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医学工作者在肝癌的外科治疗上已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但传统的外科手术加化疗或放疗等方法仍有其局限性,肝癌的生物治疗也很不成熟,肝癌根治性切除后的复发率很高,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与肝癌的侵袭转移性有关。要使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应加强肝癌分子病理机制的研究,寻找肝癌复发转移的靶基因,探讨肝癌生物治疗的新途径。现提出肝癌分子生物学现阶段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一、HCC病因 HCC的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环境和遗传双重因素影响。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已表明HBV和HCV感染、黄曲霉毒素B1、酒精、肝硬化及性激素等与HCC发病相关。其中,HBV与HCV感染是重要的因素。 在HBV感染诱发HCC的过程中多种机制共同发挥作用。虽然HBV的基因组 DNA在细胞染色体上整合的直接作用可能在肝细胞癌变中起一定作用,但有研究结果表明HBV的X蛋白与其它HBV编码蛋白如前S蛋白似乎起更为重要的作用。X蛋白是HBV基因组编码的一种多功能蛋白,目前已报道的X蛋白的功能包括酪氨酸磷酸激酶活性、p53蛋白结合活性、转录激活作用、Src激酶活化作用、DNA切除修复系统抑制作用等。其中有些功能活性仍有待进一步证实,它们在HBV诱发HCC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也需要深入研究。HBV感染与p53突变及其它肿瘤相关基因改变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复杂难解的重要问题之一。 HCV感染也是一种重要的HCC诱因,其基因组可编码多种蛋白,其中核心蛋白是一个多功能蛋白,如同HBV的X蛋白,它可与p53结合,调节其活性。因此,HCV核心蛋白在HCV诱发HCC 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其他化学致癌剂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也是HCC的重要诱发因子。黄曲霉毒素主要导致肝细胞中p53的特征性突变,即p53Ser249Arg突变。这种突变使p53 失去促凋亡活性而部分获得促进细胞周期G0~G1期转变的功能。 在多种HCC诱发因子间可能存在相互协同,如HBV与HCV的混合感染,以及HBV感染与黄曲霉毒素之间都可能有协同作用。这些环境因素在HCC的诱发过程无疑起重要作用,但肿瘤的发展和进一步恶性化必需肿瘤细胞自身生物学性状的改变,而阐明这种变化就是HCC研究的重要内容。 细胞的增殖失控是肿瘤细胞的一个主要特征,常表现为细胞周期进程对生长因子和细胞粘附的不依赖性。肿瘤细胞可因细胞周期相关因子自身的变化或各种调节其功能的信号转导途径的异常而发生增殖失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