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
  • 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临床观察

    1986年Murry等[1]应用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即短时间重复缺血间断再灌注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获得成功后,IPC提高组织缺血耐受性的现象颇受关注[2]。目前尚鲜见到骨骼肌IPC的临床研究报道。为此,我们观察了IPC改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需气囊止血带下进行手术的患者20例,其中男13例......

    作者:冯亚高;董清芳;江龙安;邓素雅;郭春江 刊期: 2001- 03

  •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和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其mRNA的表达

    目的了解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和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其mRNA的表达,明确血清可溶性ICAM-1(sICAM-1)的来源。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技术,测定151例肝细胞肝癌(HCC)血清、组织ICAM-1及其mRNA的表达,并与甲胎蛋白(AFP)进行同步分析。结果151例HCCsICAM-1明显高于各对照组......

    作者:梅铭惠;徐静;石青峰;覃理灵;曾思恩;刘永明 刊期: 2001- 03

  • 血管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学(tissueengineering)是近年来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1],而运用组织工程学的原理构建人工血管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血管组织工程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将体外培养扩增的,高浓度的血管壁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种植于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再将他们移植到体内,取代病损血管组织而发挥正常......

    作者:罗新锦;吴清玉 刊期: 2001- 03

  • 皮肤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现就皮肤组织工程的研究作一简要概述:早在1951年,就有学者建议用实验室生长的皮肤来治疗烧伤病人[1],但由于表皮细胞培养困难,此方法未能实施。直到1975年Rheinwald和Green[2]攻克了体外大规模培养表皮细胞的难题,皮肤替代物的研究和制作才日渐广泛。皮肤替代物可分为:表皮替代物、真皮替代物和复合皮肤替代物。一、表皮替代物1.表皮细胞悬液:Bi......

    作者:蔡霞;曹谊林;商庆新;关文祥 刊期: 2001- 03

  • 稳定、可控的兔脑内血肿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单纯局灶性脑内血肿动物模型。方法利用血液自凝特性,运用双套管、分次注血法,结合微量泵和立体定向术,以不同注血量将新鲜未肝素化自体血注入34只兔脑基底节外侧区。通过连续冰冻切片计算血肿体积,并观察血肿本身及周围组织形态。结果血肿位于基底外侧区、皮层下组织内侧和内囊前外方,85.29%(29/34)为单纯局灶性脑内血肿;脑内血肿主要由血细胞组成,其体积大小因注血量和血肿形成时间的不同而异(P<......

    作者:张亦波;张玉林;陈衔城;周范民;江澄川 刊期: 2001- 03

  • 新型鼠肿瘤皮窗模型

    目的建立一种能动态显示活体内肿瘤细胞生长、新生血管形成及靶基因表达水平等的新型动物模型。方法以海洋水母中分离到的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基因,将1×103~1×104持续、稳定、高水平表达GFP的肿瘤细胞移植到鼠皮窗内;或以1×108~1×109GFP腺病毒感染皮窗肿瘤;或将转导了热诱导型表达质粒的肿瘤细胞移植到鼠皮窗内,隔天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移植到鼠皮窗内的肿瘤细胞3~7d时可见肿......

    作者:黄倩;李川源 刊期: 2001- 03

  • 经眶穿刺海绵窦建立脑动静脉畸形的动物模型

    目的评价经眶穿刺海绵窦建立脑动静脉畸形(AVM)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家猪6头,经眶用穿刺针穿刺海绵窦,在猪的颅底血管网(RMB)和海绵窦之间形成动静脉交通。临床上观察了其短期有效性。并通过微管测压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通过穿刺可以建立RMB和海绵窦之间的动静脉交通,其血管造影特点与人类的脑AVM的特点相似。该交通多于7d内自发闭塞。结论经眶穿刺海绵窦建立脑AVM模型方法简便、可行。......

    作者:姜除寒;吴中学;李佑祥;亓卫国;肖福顺;潘石;张静波;尹可;李卫东 刊期: 2001- 03

  • 肝内胆管结石防治方法评介

    关于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防治方法,有些问题的观点还不尽一致,现提出一些看法,以供讨论。一、用什么标准来评价远期疗效?建议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复发率来衡量肝内胆管结石的远期疗效,这样便于资料间的互相比较,复发率越低越好。因为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病程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急性发作期与间歇期反复交替。患者的痛苦和生命危险都由胆管炎急性发作引起。由于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后胆管炎复发率高,国内文献中报道远期疗效时,常......

    作者:周孝思 刊期: 2001- 03

  • 血管生长素治疗家兔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动脉内注射重组人血管生长素(rhANG)对家兔缺血肢体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8只家兔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手术结扎、切断家兔股动脉各分支,插入硅塑导管至髂内、髂外动脉处。于术后第11天经动脉内导管注射不同剂量的rhANG。分别作肢体血压测定、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血流测定及计算肢体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中剂量组、大剂量组与对照组、小剂量组各项指标于术后20、3......

    作者:包俊敏;曹贵松;景在平;王元和;应康;谢毅 刊期: 2001- 03

  • 低剂量β-射线预防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和狭窄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32P照射对兔自体移植静脉(AVG)内膜增生和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每平方厘米25.9、51.8、103.6和207.2MBq/cm232P照射30min后AVG内膜面积、平滑肌细胞(SMC)增殖和管腔相对丢失率,并与卡托普利治疗效果比较。结果207.2MBq/cm2和103.6MBq/c......

    作者:朱海龙;杨景学;张卫达;崔勤;陈文生 刊期: 2001- 0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