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RNA干预研究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一些小的双链RNA(dsRNA)通过特异性结合互补链,可以高效、特异的阻断体内特定基因表达,促使mRNA降解,诱使细胞表现出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称为RNA干预(RNAi).它是体内抵御外在感染的一种重要保护机制,可以作为简单、有效的代替基因敲除的遗传工具.RNAi正在彻底改变基因组学领域的研究步伐,因而被Science杂志在2001年至2003年连续3年评为十大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作者:张峰;刘晔;刘三光;谢绍建;李冬斌;李荣琴;蔡建辉 刊期: 2006- 03
-
肝细胞性肝癌实验研究的热点与展望
近20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及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肝细胞性肝癌(HCC)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手术切除率、术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有较大提高.但与其他肿瘤相比,HCC的疗效远未如人意.影响因素很多,除治疗方法的选择外,更与HCC生物学特性、分期密切相关.肝癌基础研究已进入一个平台期,目前怎样激活HCC的基础研究,需从更深层次阐明HCC癌变、早期诊断、转移复发、浸润的免疫细胞功能等,才能探......
作者:陈孝平;张万广 刊期: 2006- 03
-
正确对待实验研究的结果
实验研究所得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不符,是经常遇到的事.这时当如何对待和处理?谨就自己遇到过的实际问题谈一谈体会.......
作者:周孝思 刊期: 2006- 03
-
再生医学研究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再生医学是通过研究机体正常的组织特征与功能、受创后修复与再生机制及干细胞分化机制,寻找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或构建出新的组织与器官,以改善或恢复损伤组织和器官功能的科学.也有专家认为,再生医学是指利用生物学及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创造出丢失或功能损害的组织和器官,使其具备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机构和功能.此外,还有专家认为再生医学的概念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作者:付小兵 刊期: 2006- 03
-
环孢素A与他克莫司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与他克莫司(FK506)对肝癌的增殖、凋亡、复发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分别经5、10、100、500、1000、5000μg/L的CsA、FK506处理24~48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骨桥蛋白(OPN).结......
作者:张俊峰;陈规划;陆敏强;李华;杨扬;胡斌 刊期: 2006- 03
-
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对肝细胞癌8号染色体短臂杂合性缺失的研究
目的探讨8p杂合性缺失(LOH)的特点及其与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p上5个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62例HCC组织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技术进行LOH分析.结果有56.5%(35/62)的HCC患者在1个或多个基因位点发生LOH.LOH频率高的3个位点依次为D8S298(51.1%,24/47)、D8S1771(48.8%,21/43)和D8S264(43......
作者:逄锦忠;钦伦秀;任宁;叶青海;荚卫东;刘银坤;汤钊猷 刊期: 2006- 03
-
EphA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中EphA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phA2的mRNA及蛋白在40例肝癌及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半定量分析显示EphA2mRNA的表达在肝癌组织(0.8368±0.2057)、癌旁肝组织(0.7689±0.1180)和正常肝组织(0.......
作者:张水军;张弓;赵永福;李捷;屈清荣;李星 刊期: 2006- 03
-
飞行质谱技术筛选肝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蛋白质质谱分析方法鉴定肝癌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美国CipherGen公司金属亲和表面(IMAC3)芯片和蛋白芯片仪,检测24例肝癌患者,56例正常人血清中的蛋白质相对含量.结果肝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在质荷比为3500Da至12000Da间有6个蛋白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BiomarkerPattern软件分析,用4801Da蛋白质可将其中24例肝癌患者中......
作者:张辉;高春芳;赵光;王秀丽 刊期: 2006- 03
-
免疫抑制剂对肝癌细胞增殖、运动侵袭的影响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对肝癌细胞增殖、运动侵袭能力的影响,为肝癌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选用提供指导.方法用裸鼠人高转移肝癌模型LCI-D20,研究环孢素A(CsA)、他克莫司(FK506)、雷帕霉素(RPM)对肿瘤生长及自发肺转移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噻唑蓝比色法(MTT)、流式细胞仪、Boyden小室等方法分别研究各免疫抑制剂对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MHCC97H增殖、凋亡、细胞周期、运动及侵袭的影响.......
作者:王征;樊嘉;周俭;邱双健;余耀;黄晓武;汤钊猷 刊期: 2006- 03
-
肝细胞癌高表达新基因BC047440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高表达新基因BC047440在肝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DOTAPTM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技术,将BC047440基因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导入HepG2肝癌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BC047440反义基因的HepG2肝癌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反义基因对转染细胞的内源性BC047440基因抑制效果,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转染细胞生长曲线及流式细胞术比较细胞周期的变化.......
作者:周建波;李靖;梁平;杨彤翰;黄小兵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男性支原体感染与精子形态的研究
- 2 一氧化氮和硫化氢对大鼠结肠平滑肌钙钾电流影响的比较
- 3 细胞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 4 空、结肠黏膜细胞增殖过程中主要细胞周期蛋白表达规律的研究
- 5 关于三维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化的研究
- 6 核因子-κB活化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
- 7 siRNA抑制肝癌细胞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基因表达
- 8 大肠癌中p21、p27及c-Met的表达
- 9 Kruppel样因子4在创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和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 10 心房颤动相关微小RNA的筛选及临床意义
- 11 散发先天性心脏病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 12 椎体终板损伤对兔椎问盘髓核Ⅰ、Ⅱ型胶原的影响
- 13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shRNA抑制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 14 微小RNA-10b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15 声动力作用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影响
- 16 人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素-2表达及其与管生成和脑水肿的关系
- 17 新型无支架主动脉瓣膜体内植入的研究
- 18 磷脂酰肌酶3激酶催化亚基突变与乳腺癌18F-FDG摄取的关系及其预测新辅助治疗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 19 主动脉瓣退行性变的超微结构观察
- 20 丙酮酸激酶M2亚型在肾癌迁移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