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年第6期文章
  • 射频消融治疗犬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的研究

    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出血及脾功能亢进(脾亢)是常见并发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我们通过对继发性脾亢犬脾行射频消融(RFA),探索RFA微创治疗脾亢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

    作者:张殿彩;陈剑秋;蔡端;项建斌;何立杰;刘庚;孙晋津 刊期: 2007- 06

  • 人类肿瘤与着丝粒蛋白F关系研究进展

    动粒(kinetochore)是着丝粒上的3层盘状结构,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微管的附着点以及染色体分离的功能和结构基础.......

    作者:程宝春;万经海 刊期: 2007- 06

  • 褪黑素、5-羟色胺和钙调蛋白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中的作用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青春期发病的脊柱不对称性旋转畸形.AIS的发病率为1.5%~3%,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1,并且随着弯度的增长,女性比例逐渐增大;弯度分布主要集中在10~20°,约占90%[1].关于AIS病因的假说众多,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仅对内分泌学说中的褪黑素、5-羟色胺和钙调蛋白展开讨论.......

    作者:邱贵兴;王海;吴志宏 刊期: 2007- 06

  • 不同年龄大鼠臂丛损伤后Horner征发生机制差异的动物模型建立

    目的采用不同年龄大鼠模拟产瘫和成人臂丛撕脱伤后Horner征阳性的临床现象,为进一步研究Horner征在产瘫诊治中的价值提供较理想的实验模型.方法(1)观察幼年及成年大鼠颈交感神经节与C5~T1神经根的解剖关系.(2)取14d和成年大鼠各56只,平均分为7组,分别行C7、C8、T1、C7+C8、C8+T1神经根撕脱、颈上神经节尾侧节间支切断及星状神经节尾侧节间支切断,术后观察动物是否出现Horne......

    作者:黄轶刚;陈亮;顾玉东;俞光荣 刊期: 2007- 06

  •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比较下颈椎经关节螺钉3层皮质和4层皮质固定的生物力学拔出力的区别.方法10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3~T1),游离成3个颈椎运动节段(C3~C4、C5~C6、C7~T1),在椎体两侧随机进行经关节螺钉3层皮质和4层皮质固定,置入直径为3.5mm的皮质骨螺钉.置入经关节螺钉行拔出力试验,比较经关节螺钉2种固定方式的大轴向拔出力.结果下颈椎经关节螺钉4层皮质固定的平均拔出力为430N,而3层皮质固定......

    作者:刘观燚;徐荣明;马维虎;毛路;孙韶华;黄雷 刊期: 2007- 06

  • 可控性微结构磷酸钙支架作为成骨细胞载体修复兔尺骨节段性缺损

    目的采用可控性微结构磷酸钙支架作为成骨细胞载体修复兔尺骨节段缺损,观察载体微结构在新骨生成及缺损愈合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快速成型(RP)间接制造技术制备可控性微结构自固化磷酸钙(CPC)支架,将兔颅骨源性成骨细胞与实验组(可控性微结构支架)及对照组(单纯CPC材料)复合培养,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培养7d后植入兔尺骨节段性缺损,术后4、8、12周取材,分别行大体......

    作者:王林;王臻;李祥;李涤尘;卢秉恒;郭征;卢建熙;许宋锋 刊期: 2007- 06

  • 明胶管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功能的改变

    目的探讨明胶管(gelatinconduit)桥接外周神经缺损后运动功能的改变.方法用明胶制成长8mm,内径1.0mm的导管,套接修复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4.0mm,以未修复组作阴性对照对照,于术后6、18周进行电生理学、胆碱酯酶染色、胆碱酯酶结合银染等检查.结果术后6周明胶管内出现再生神经纤维,18周时神经纤维变致密.明胶管组18周时胫前肌肌湿重有显著改善,并能记录到动作电位,有肌内神经纤维再支......

    作者:李进;康皓;王发斌;洪光祥 刊期: 2007- 06

  • 缺氧对骨肉瘤SaOS-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缺氧条件下骨肉瘤SaOS-2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方法建立骨肉瘤细胞体外缺氧培养模型;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改变;划痕损伤法和Boyden侵袭小室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缺氧培养不同时相(8、16、24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缺氧培养16h内,细胞周期表现为G1期阻滞.24h后,细胞周期恢复常......

    作者:刘国辉;吴强;杨述华 刊期: 2007- 06

  • 生长转化因子-β3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脱钙骨基质修复软骨缺损

    目的通过生长转化因子-β3(TGF-β3)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后,以脱钙骨基质(DBM)为载体共同修复软骨缺损.方法首先在将BMSC和DBM在体外混合培养21d,实验组中加入TGF-β3转染后的p3BMSC,对照组中加入未转染的p3BMSC,7、14、21d取出DBM块,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OL(Ⅱ)、COL(X)和Aggrecan的量,第21天取出的DBM晾干......

    作者:李进;郑东;杨述华;刘国辉;冯勇;傅德皓;梅荣成;唐欣 刊期: 2007- 06

  • 胶原杂化去抗原松质骨载体复合自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软骨缺损

    目的制备胶原杂化去抗原松质骨载体并复合自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关节骨软骨缺损.方法脱脂、脱蛋白和脱钙的方法来制备去抗原松质骨载体,酸解-酶解法制备胶原进而杂化松质骨载体.扩增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到胶原杂化松质骨载体,植入左膝关节(实验侧),右膝关节植入没有复合细胞的胶原杂化去抗原松质骨载体(对照侧),在第6、12、24、48周时结合Pineda评分观察实验侧和对照侧的骨软骨缺损的组织修复情况.结果实验侧......

    作者:孙效棠;胡蕴玉;魏义勇;吕荣;徐新智;王军;白建萍 刊期: 2007- 06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