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GPC3/MXR7基因在肾细胞癌及癌旁肾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肾癌、癌旁肾组织中多种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差异,以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PC3/MXR7基因在肾细胞癌组织及癌旁肾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不同临床阶段其表达的差异.结果GPC3/MXR7在肾癌组织中平均表达(GPC3/MXR7和18S的比值)是(0.07±0.14)×10-3,而癌旁肾组织中是(0.16±0.14)×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史立新;陈文政;张磊;丛冰;张旭;那彦群 刊期: 2008- 10
-
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基因转移预防术后肠粘连
目的探讨SPK1是否能修复损伤的间皮层,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发生.方法细胞划痕实验检测间皮细胞的迁移.[y-32P]ATP掺入法检测细胞SPK酶活性.用无菌干纱布及手术刀损伤大鼠回盲部和子宫角浆膜层,建立了盲肠擦伤和子宫角刮伤诱发肠粘连的大鼠实验模型.分别将Ad-GFP和Ad-SPK1涂抹于模型大鼠腹腔浆膜层,14d后处死大鼠,评价粘连形成情况.结果腺病毒能有效介导GFP和SPK1基因在腹腔浆膜层细......
作者:郭强;李荣;夏绍友;杜晓辉;陈亮;李庆芳;王立生 刊期: 2008- 10
-
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转染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大鼠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转染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组,n=6),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腺相关病毒介导血红索加氧酶-1基因组(A-r组,n=12).基因转染3个月后,建立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C组持续灌注100min,其他各组均平衡15rain,停灌40min与再灌注45......
作者:颜学滔;王焱林;王成天;何祥虎;周立文 刊期: 2008- 10
-
神经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受体在神经流通浸润型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神经浸润的影响.方法采用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观察45例胰腺癌组织和28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神经浸润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GMIAS2.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NGF、CXCR4蛋白在各组中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NGFmRNA、CXCR4mRNA在各组中表达水平......
作者:曹军;陈纪伟;刘志苏 刊期: 2008- 10
-
抗人肾癌G250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功能鉴定
目的大量制备、纯化抗人G250单克隆抗体(G250-MeAb),并鉴定其与G250合成多肽及细胞天然抗原的结合特异性.方法将抗人G250杂交瘤细胞接种BALB/C小鼠腹腔,大量制备G250-McAb.采用正辛酸-硫酸铵沉淀法获得粗制抗体,然后经蛋白A亲和层析柱纯化抗体.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G250-McAb与抗原结合特异性.结果成功制备抗人G250-MeAb,腹水经纯化后,获......
作者:朱海涛;郑骏年;李望;郑宏祥;温儒民;刘晓筠;刘俊杰;装冬生;孔德领 刊期: 2008- 10
-
静水压对软骨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水压对软骨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及肿瘤坏死因子(TNF)-á和白细胞介素(IL)-1a与软骨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兔膝关节软骨细胞放置在压力装置中采用不同持续时间(0、4、16、24h)和不同大小静水压力刺激(0、20、40、70kp)后观察其凋亡及PCNA表达,测定相应细胞培养基中TNF-á和IL-1a的值.结果软骨细胞受到不同大小静压力后,作用早期细胞凋亡显著(P<0.05),随时间延长......
作者:周国顺;李雄峰;管国华;戴利成;蒋雪生;梅锦荣 刊期: 2008- 10
-
p27Kip1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基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27(p27kip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胃腺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并与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对照,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胃腺癌S期细胞比(SPF)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27kip1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胃腺癌组(X2=15.45,P<0.01).在高/中分化组,黏膜层/黏膜......
作者:罗峻;汪必成;龚玲玲;刘欢;袁玉峰 刊期: 2008- 10
-
组织蛋白酶B和趋化因子受体4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表达及在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B(CB)、趋化因子受体4(CXCR4)mRNA和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40例PTC,10例正常甲状腺中CB、CXCR4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CB、CXCR4mRNA和蛋白在正常甲状腺中均为阴性表达;CB、CXCR4mRNA在PTC中阳性表达率82.5......
作者:卢秀波;刘征;刘洋;杨建辉;王晓明 刊期: 2008- 10
-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KLK11/TMPRSSmRNA表达比值
目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组织标本KLK11/TMPRSSmRNA比值,探讨KLK11/TMPRSS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23例PCa、37例BPH及3例正常前列腺组织KLK11/TMPRSS的表达,比较其在PCa与BPH中组织定量的差异.结果BPH与PCa组织KLK11/TMPRSSmRNA的定量表达值分别为2.......
作者:蔡岳斌;毕学成;何慧婵;钟惟德 刊期: 2008- 10
-
肩峰下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大鼠肩袖损伤
目的通过测定Ⅲ型胶原的动态变化观察肩峰下激素局部注射对大鼠肩袖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肩袖组6例(A组);肩袖损伤组6例(B组);正常肩袖+皮质激素治疗组12例(C组);肩袖损伤+皮质激素治疗组12例(D组).B、D组使用大鼠双侧冈下肌腱滑膜面建模,切开冈下肌腱全厚层的50%,宽约5mm.C,D组肩峰下滑囊注射0.05ml皮质激素(得保松).分别于3、6周取冈下肌腱标......
作者:韦民;王伟;刘祖德 刊期: 2008- 10
动态资讯
- 1 核桃楸皮提取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 2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模拟不同活度125I粒子植入肿瘤靶区内外的剂量分布
- 3 重组心肌营养素-1对成年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神经元存活的研究
- 4 四跨膜蛋白CD151下调E-cadherin促进肝癌侵袭转移的研究
- 5 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6 叉头框基因家族蛋白N1和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1在胸腺瘤组织的表达
- 7 基于CT值及三维切割的腰椎密度值快速求解
- 8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研究进展
- 9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前列腺癌脂代谢的调控
- 10 单纯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损伤对大鼠腓肠肌显微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11 前体基因阿片促黑素原基因在功能性肾上腺瘤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2 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对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及黑色素瘤凋亡抑制蛋白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 13 增生性瘢痕形成和成熟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下游信号分子的基因表达变化
- 14 内质网及硝化应激在肥胖大鼠胰腺炎中的作用
- 15 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的调节作用
- 16 结直肠癌患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 17 双侧痉挛型脑瘫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前及术后步态特征
- 18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19 兔小肝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
- 20 骨质疏松症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