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RNA干扰抑制二磷酸腺苷核糖化因子鸟苷酸激酶1基因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RNA)抑制二磷酸腺苷(ADP)核糖化因子鸟苷酸激酶1基因(ASAP1)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靶向ASAP1基因的siRNA,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试剂瞬时转染膀胱癌细胞株T24,利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RNA干扰(RNAi)后ASAP1基因的沉默效果,评价siRNA设计的合理性及RNAi抑制......
作者:李靖;任君凯;田沛;马彦;冯超杰;何朝宏;徐勇 刊期: 2016- 02
-
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心室电生理特性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的改变
目的观察行腹主动脉缩窄术(AAC)后大鼠心室电生理特性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的改变.方法将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AAC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25只.术后28d部分大鼠心脏取材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余大鼠行心脏超声评价左室结构及心功能指标后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条件下行电生理研究,观察左心室各部位电生理特性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情况.结果大鼠AAC致心室肥厚模型建立成功,与Sham......
作者:李然;单迎光;王丹丹;王腾;唐艳红;黄从新 刊期: 2016- 02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利用德国HSE公司IL-2型肺离体灌流系统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GSH组),每组各8只.Control组只进行lh的肺离体灌流;I/R组缺血45min,复灌60min;GSH组灌流液中加入4mmol/LGSH,缺血45min,复灌60......
作者:张鹏;胡明珠;翁平;范红斌;杜斌;陈俊良;郑琪文;陈欣;邬敏辰 刊期: 2016- 02
-
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功能的机制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阳性指标(CD29和CD90)和阴性指标(CD34和CD45).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剂量(0、25、50、100、200mg/L)AGEs-牛血清白蛋白(BSA)在刺激不同时间(6、12、24h)后MSCs增殖变化.采用Wound-healing划痕实验检......
作者:孟宪丽;孟华;陈岩 刊期: 2016- 02
-
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细胞凋亡、增殖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42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前、后直肠癌组织中与其生物学特性相关指标癌胚抗原(CEA)、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价并观察新辅助放化疗的临床疗效.结果CEA、Ki-67、VEGF在新辅助治疗前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
作者:刘英强;陈淅涓;姬社青;刘明阁;冯稳 刊期: 2016- 02
-
脾脏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脾脏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ham组):仅行开腹,游离双侧肾脏后将左肾切除;缺血再灌注组(I/R组):在Sham组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将右肾动、静脉夹闭60min,恢复血供24h;远隔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先阻断脾静脉15min后放开,其余操作同I/R组.测定术毕24h血清中肌酐......
作者:程鹤鹏;李扬;李晓东;田鑫;张广伟;朱朝阳 刊期: 2016- 02
-
小分子干扰RNA沉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基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沉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l(HDACl)基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株(A431)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iRNA)组(予以30nmol/L阴性siRNA)、siRNA组(予以30nmol/LHDAC1siRNA).siRNA转染48h后,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blot分别......
作者:王璐;简玉洛;李钢;赵丽;孟宝玺;马富廉 刊期: 2016- 02
-
羟考酮对脓毒症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羟考酮对脓毒症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质量180~230g,采用随机数字表示法,分为3组(n=24):假手术组(S组)仅穿线,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组(SE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的方法制备脓毒症模型;羟考酮组(OX组)于盲肠结扎穿孔后立即腹腔注射羟考酮15μg/kg.于制备模型前(T1)、盲肠结扎穿孔后12h(T2)、24h(T3)时各组随机取8只大鼠,抽......
作者:吕帅国;卢锡华;李廷坤;孙亚林;汪蕾 刊期: 2016- 02
-
坐骨神经部分结扎模型大鼠的痛阈以及SCN9a基因和胶质细胞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部分结扎(SNL)大鼠的痛阈以及大鼠脊髓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和背根神经节(DRG)部位SCN9a基因表达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26只,体质量210~250g,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组,n=8)和模型组(SNL组,n=18).SNL组大鼠做左侧坐骨神经L5结扎模型,Sham组大鼠做同样步骤找到L5神经后缝合切口.两组均在建模前1d、建模后第3天开始一直到第14天检测所有大鼠的......
作者:白倩;曹靖;任秀华;张振华;杨现会 刊期: 2016- 02
-
白细胞介素-17A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A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IL-17A抗体预处理组(抗IL-17A+I/R组),每组20只.采用夹闭双侧肾蒂(30min)的方法制备肾I/R损伤大鼠模型,再灌注6h后处死大鼠,分别收集血清和肾组织样本,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检测血清IL......
作者:陈忠军;沈昊;周家杰;王育斌 刊期: 2016- 02
动态资讯
- 1 pRV-Display-NY-ESO-1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Myc-CaP细胞株中的稳定表达
- 2 人增生肝外胆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组织学特点
- 3 肝细胞缺氧预处理细胞保护作用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调控机制
- 4 Cullin1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
- 5 瘦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氧化应激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 7 依托咪酯促进大鼠视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
- 8 环氧化酶-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胆囊腺瘤和胆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9 3.0 T核磁共振在大鼠体内示踪环氧化酶-2基因沉默的干细胞
- 10 颈椎两节段椎体次全切后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有限元研究
- 11 多排螺旋CT评估腋窝淋巴结预测乳腺癌手术方式的研究
- 12 脊柱侧凸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13 细胞周期蛋白E小干扰RNA靶向调控乳腺癌移植瘤生长的研究
- 14 微小RNA-200a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15 双调控溶瘤腺病毒治疗肝癌的研究
- 16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与扩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 17 小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75例临床分析
- 18 药物干预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 19 重组人程序化细胞死亡5蛋白对顺铂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 再生医学研究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