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丹参凝胶对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影响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超微结构研究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有效材料和方法.方法取卡波姆(Carbomer)与丹参(SMB),制成凝胶、丹参凝胶.36只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切除L3、L6椎板后造成10mm×5mm椎板缺损区.A组:空白对照组;B组:凝胶对照组;C组:透明质酸钠(HA)组;D组:丹参凝胶组.术后4周时标本进行透射电镜观察,4、6、8周L3、L6两节段标本进行瘢痕厚度的计算机图像分析.......
作者:陈蓟;肖德明;杨宏图;吕猛;林博文;镇万新 刊期: 2006- 04
-
肝大部切除术后小鼠血浆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差异分析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肝大部切除术后小鼠血浆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描述肝大部切除后早期血浆蛋白质组变化的概况.方法以肝大部切除术方法制备小鼠模型,对12h后切肝组及对照组小鼠血浆样品分别进行双向凝胶电泳,每组设平行胶3块,凝胶经银染显色后,ImagingMaster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切肝后12h小鼠血浆蛋白中新增蛋白点......
作者:宁宁;刘巨超;夏季;刘斯奇;徐迎新 刊期: 2006- 04
-
散发性结直肠癌染色体4p15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精细定位研究
目的通过在染色体4p15精细定位高频杂合缺失区域的范围,为筛选高频杂合缺失区内存在的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抑制基因提供依据.方法7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与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微卫星之间的的平均遗传距离是1.02cM(centi-Morgon,里摩).产物进行电泳、扫描及杂合缺失分析,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染色体4p15的平均杂合缺失率为21.34%......
作者:郑海涛;唐华美;黄力;周崇治;贺林;彭志海 刊期: 2006- 04
-
L-精氨酸对心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前体L-精氨酸(L-Arg)在心肺移植中对心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条成年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L-Arg100mg/kg体重)、B(L-Arg500mg/kg体重)3组,每组10条,采用标准法行心肺移植,A、B组心肺保护液中加入不同剂量L-Arg,供心肺放入4℃EC液保存4~5h.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平均压(MPAP),股静脉血一氧化氮......
作者:黄克力;吴若彬;肖学钧;张锡彬;范瑞新 刊期: 2006- 04
-
大鼠葡萄糖转运体3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293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大鼠葡萄糖转运体3(GLUT3)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葡萄糖转运体3对缺血缺氧脑细胞的保护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从大鼠脑组织中获取GLUT3全长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Glut3,随后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HEK293细胞,以RT-PCR......
作者:李方成;李军亮;刘然义;吴中华;张培峰 刊期: 2006- 04
-
普伐他汀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Statins)在体内外抑制肝细胞癌增殖和侵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普伐他汀(Pr)作用于培养的HepG2细胞,用噻唑蓝比色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建立HepG2细胞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腹腔注射浓度为5g/L的Pr,每只每日10ml/kg体重.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束时切取肿瘤称重,检测血中AFP水平.肿瘤标本石蜡切片,免......
作者:李晓军;梁力建;吴宝安 刊期: 2006- 04
-
甲基莲心碱增强阿霉素抑制骨肉瘤作用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增强阿霉素抑制裸鼠体内骨肉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将人成骨瘤细胞(MG-63)接种于BALB/C裸鼠,建立人成骨肉瘤裸鼠移植模型.随机分4组:生理盐水组(Ns)、甲基莲心碱组(Nef)、阿霉素组(Adr)、甲基莲心碱+阿霉素组(Nef+Adr).腹腔内注射以上药物,Nef浓度3.0mg/kg体重、Adr2.0mg/kg体重.测量瘤重、计算瘤重抑制率、制病理切片,在光镜下观察肿瘤形态与改......
作者:包杰;凌云;席雅娟;江鹏飞;温国明;曹建国 刊期: 2006- 04
-
携带Vasohibin基因的8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的制备及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克隆Vasohibin基因,包装制备成8型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肌肉组织,并观察其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以Vasohibin基因全长cDNA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出Vasohibin基因,采用三质粒磷酸钙共转染HEK293细胞,包装制备成8型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小鼠(6只)肌肉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asohibin基因的表达,肌肉组织内染有棕色信号者为阳性.结果成功克......
作者:周保国;乔海泉;佟立权;潘尚哈;孙学英 刊期: 2006- 04
-
胶质瘤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快速侵袭力测定法检测C6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迁移的影响;ELISA方法分析迁移诱导剂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6细胞上纤维连接蛋白(FN)的基因转录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以C6细胞和HUVECs的共培养上清液为HUVECs迁移诱导剂组及以C6细胞......
作者:林志雄;黄强;杨丽娟;林建华 刊期: 2006- 04
-
胆囊收缩素受体对人食管下括约肌套索纤维和钩状纤维的调节机制
目的探讨人食管下括约肌的套索纤维和钩状纤维对CCK-8和胃泌素-17的反应特点,以及胆囊收缩素受体对两者的调节作用.方法运用离体组织张力测量技术,得出套索纤维和钩状纤维对CCK-8和胃泌素-17的大收缩效应值(Emax),以及特异性胆囊收缩素受体拮抗剂对CCK-8的pKB值.结果套索纤维对CCK-8和胃泌素-17产生了较强的浓度依赖性收缩反应[Emax值:(5.18±0.50)mN/mm2和(4.......
作者:高立平;刘俊峰;温士旺;田子强;李保庆;王其彰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芳香烃受体核易位蛋白高表达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 2 微小RNA-31在乳腺癌细胞中低表达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影响
- 3 高压氧对肝脏低氧损伤低氧诱导因子-1、p53的影响
- 4 受体酪氨酸激酶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21激活激酶-1通路对肝癌细胞转移的调控
- 5 表达端粒酶逆转录酶siRNA的溶瘤腺病毒对裸鼠肾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 6 10-羟基喜树碱对HepG2体外生长及其小鼠肾包膜下移植瘤的影响
- 7 雄激素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调控内皮祖细胞的功能
- 8 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受体基因对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 9 T1骨盆角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的研究
- 10 广金钱草水提取液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
- 11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抑制肾草酸钙结晶形成的研究
- 12 细胞外信号调节酶5与微小RNA-14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关系
- 13 凉血愈肠汤灌胃对放射性肠炎模型大鼠肠上皮细胞的增殖调节作用
- 14 抑制Pokemon蛋白表达对人肺癌细胞株NCI-H520的作用
- 15 FasL、抗DR5单克隆抗体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 16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素对七氟醚复合麻醉下罗库溴铵肌肉松驰效应的研究
- 17 苦参碱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18 外固定器辅助髓内钉闭合治疗胫骨干骨折
- 19 p50PIK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对Hela细胞的影响
- 20 膜突蛋白和胸苷激酶1的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