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90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13/R
邮发代号: 38-8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8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030
- 国内刊号:42-1213/R
- 出版周期:月刊
-
癫痫与微小RNA的关系研究进展
微小RNA(miRNA,miR)是1类长约22nt的非编码单链RNA,它是细胞的内源性物质,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中,高度保守,通过与靶基因序列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细胞增生、分化、凋亡及致癌等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特定的MiRNA在癫痫发作后神经病变和功能失调中也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现就MiRNA与癫痫的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廖正俭;梁日生 刊期: 2013- 07
-
小胶质细胞在胶质瘤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根据国际肿瘤分类,Ⅲ级及其以上的均为恶性胶质瘤,是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胶质瘤干细胞是新近认识的具有干细胞特征的癌细胞,被认为是胶质瘤的起源细胞之一[1-2],它们对目前的治疗方法高度耐受,成为肿瘤复发的罪魁祸首,因此在近10年里,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无明显改善.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体积小的1种胶质细胞,约占全部胶质细胞的5%~20%[3],是得到公认的中枢神经系统......
作者:李祥骥;王雄伟 刊期: 2013- 07
-
瘢痕疙瘩发病机制及外科治疗进展
瘢痕疙瘩,又称为结缔组织增生症,是一种皮肤损伤后的病理性瘢痕愈合,易进行性增长,逐渐侵蚀正常组织.瘢痕疙瘩的侵袭性生长和永生性类似于肿瘤,常以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殖和胶原大量合成为特征[1],表现为局部皮肤纤维组织增生,并蔓延至伤口外.病程进展缓慢,无自愈倾向.瘢痕疙瘩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会频繁地引起瘙痒和疼痛[2].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明,故切除后极易复发[3].目前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手术、局部注射......
作者:杨宏凤;高鸽;孙然;丛宪玲 刊期: 2013- 07
-
改良ALLEN法胸椎开窗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
目的创建1种新的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手术方法.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4组:传统蚕食法开窗假手术组(A组)、胸椎揭盖开窗假手术组(B组)、传统蚕食法开窗脊髓打击组(C组)、胸椎揭盖开窗脊髓打击组(D组),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实验鼠出血量及切口长度,于术后不同时间点评价各组大鼠BBB评分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判定脊髓功能障碍及造模成功与否,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大鼠脊髓损伤程度.结果胸椎揭盖开窗组大鼠手术时间[......
作者:张超;冯世庆;刘燊;周恒星;王天仪;褚天慈;李付元 刊期: 2013- 07
-
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雷帕霉素靶蛋白调节细胞骨架构建在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在体外诱导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调节细胞骨架构建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从成人骨髓中分离基质干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因子诱导分化2周后成为神经样细胞;应用PTEN抑制剂BPV作用于该细胞,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PTEN下游信号分子mTOR的表达变化;应用结合......
作者:闫旭;阚世廉;金晔;石忠琪 刊期: 2013- 07
-
分区式脊髓导管联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脊髓横断损伤
目的探讨分区式脊髓导管联合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大鼠脊髓横断损伤模型中的修复作用.方法分区式脊髓导管联合骨髓基质干细胞桥接大鼠T8脊髓5mm全横断损伤,术后3个月观察修复效果.结果电生理检测显示皮层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5.50±0.35)ms,与对照组比较较短,振幅(65.9±10.2)μV,比对照组大(P<0.05);对桥接中间段进行神经微丝蛋白(NF)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再生神经纤维有序排列......
作者:王雪松;陈雪;李奕;孙榕呈;王晓冬 刊期: 2013- 07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培养方法,寻求适宜的兔BMSCs培养方式.方法分别用全贴壁筛选培养法、半全红细胞裂解液培养法、完全红细胞裂解液培养法和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兔的骨髓液,于4、7、10、13d分别比较各组细胞数量;绘出所获得细胞的P2、P3、P4及P5的生长曲线,比较各代细胞的增殖特点;观察所培养细胞的形态,检测其CD44、CD34抗原的表达.结果4种方法均能得到......
作者:张卫东;史宏灿;章方彪;谭荣邦;叶钢;李广宇 刊期: 2013- 07
-
包芯结构骨支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目的制备新型的包芯结构骨支架,比较其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β-磷酸三钙(TCP)复合支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支架通过快速成型方法制作.亲水性通过吸水率评价;细胞在支架上的增殖能力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成骨能力通过碱性磷酸酶活性(ALP)检测评价,生长情况通过扫描电镜观测.结果包芯结构组吸水率为(18.1±0.4)%,较对照组(2.6±0.3)%显著提高(P<0.01),......
作者:王闯建;吴学建;朱旭;李莹;张春霖;严旭 刊期: 2013- 07
-
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对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向神经元分化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将36份神经球样本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孵育3d后分别检测各组间神经元特异性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荧光强度、含量及细胞周期中G0/G1的差异.结果Ⅰ~Ⅳ组NSE的平均荧光强度依次为0.0687±0.0025、0.0449±0.0020、0.0279±0.0012和0.0260±0.000......
作者:曹锐;徐韬;盛伟斌;买尔旦·买买提;梁卫东 刊期: 2013- 07
-
骨髓间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谱变化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分析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谱变化.方法抽取正常骨髓分离出MSCs,诱导向软骨细胞分化.同时提取诱导后0、7、14d细胞RNA,运用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比较不同诱导时间点基因表达差异;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结果MSCs诱导第7天与第0天比较:表达基因涉及的生物过程主要集中细胞通讯(31.2......
作者:郭敦明;曹晓建;王芳;谈文峰 刊期: 2013- 07
动态资讯
- 1 B2型黑色素瘤抗原基因对肝细胞肝癌增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 2 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 3 Polo样激酶1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 4 经剑突单孔胸腔镜同期切除双侧肺肿瘤11例
- 5 纳米金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 6 AutoCAD软件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X线片的预测和评估
- 7 长链非编码RNA PANDAR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 8 胆囊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粘附分子CD44变构体6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9 结直肠癌患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 10 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策略
- 11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 12 BAⅡ型国产覆膜支架在犬腹主动脉瘤模型中的应用
- 13 胸腔镜下T2~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对手汗症患者手足温度的影响
- 14 B7-H1在直肠癌与镶嵌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
- 15 体外脂质体转染兔成肌细胞优化条件的研究
-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染内皮祖细胞治疗大鼠缺血后肢的研究
- 17 微小RNA145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 18 丙戊酸钠对胰腺癌细胞MICA/B表达的影响
- 1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间隙连接蛋白4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 肝癌单链抗体研究与导向治疗进展